家长会教师发言文档(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2768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会教师发言文档(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长会教师发言文档(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会教师发言文档(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会教师发言文档(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终生学习的一个中转站,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六年级,也是小学与初中的接轨点,学生素质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即将面临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受到一个新的挑战、新的评价。我们应该认识到,六年级是小学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说它重要是因为: 第一、孩子们辛苦了六年,多少风风雨雨,严寒酷暑。现在到了最后收获的季节。这一个句号是否能够划得圆满,关系着他这六年定论问题。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带着遗憾走出小学校门。 第二、这段时间学习关系着你的孩子将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如果你的孩子以较好的成绩步入初中,我想他一定会充满信心

2、,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势必也会报着乐观的、向上的态度;有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可见这对他的学习影响是十分大的; 第3、 这段时间学习是你孩子走入初中给初中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可谓是展现给老师们的第二张脸。多多少少会影响初中老师对你的孩子的判断,以及将采取的一些策略。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小学毕业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考试的成败也意味新的开始的成败了。 因此,我们这次的家长会和过去几年的家长会有所不同,我希望通过这次家长会,除了促进我们科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外,希望我们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多花一点心思,多花一点时间,让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

3、子在毕业考试中有一个比较好的、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这学期,全班同学在学习纪律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能较自觉地学习。 二、不足之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沾沾沾自喜,也要看到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些学生书写不太认真,肯动脑筋;遇到难题是左抄右问,投机取巧,以做完为目标。 2、有几个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有些马大哈的味道,不够细心,就像这次半期试卷中很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扣分。 3、同学们的阅读面不广,知识面狭窄。可阅读的书籍相对较少,导致不少时间被虚度。尤其是那些学习不自觉,从来不看课外书的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几乎空白。 4、学习自觉性较差,极易

4、分心,也容易受干扰。很多学生学习不主动,有老师和没老师不一样。学习任务老师不督促、不检查学不落实。 5学生学习时间不足,训练的时间少,学生训练缺少必要的资料。 6 偏科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不能做好各科齐头并进。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下一段时间的打算是: 1、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培优补差,借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我们也希望家长全力配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清醒认识这段时间学习对你的孩子的重要性。其实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学习成绩的意义会不同。 2、加强学生的积累背诵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方面对学生的一生是受益的,不论是应付考试还是令后的学习,小孩子的这个年龄是记

5、忆最高峰期,让其多积累将是一生受用。因此,也希望家长能配合,在早晨让自已的孩子能读读背背。 3、加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训练,有必要订一些教辅资料让学生多练习,熟能生巧。3、 给家长的建议 1、帮助孩子制订家庭学习目标和计划。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的,在家庭中,我们家长也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实事求是分析自身的现状(学习上的情况、优势、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六年级升学考试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检测,像语文的拼音、字、词、句、段、篇,数学的数、形、计算、实际问题等,家长们不妨及早入手,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购买一些练习开始有针对性地复习。 2、多关心

6、孩子的学习。同孩子多一些交流、沟通,而不是一味的用家长的意愿来要求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某次考试成绩不好时,不要一味用简单的打骂等方式来教育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分析习题错误的原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也可以与任课老师一起商量对策,切忌放任、放弃,或只有决心,而无行动。 3、平时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督促好学生的家庭作业,配合老师辅导好自己孩子的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育孩子均衡发展,要重视所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不能偏科。小学阶段的全部知识,都是将来后续学习的基础,厚此薄彼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5、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沟通。要经常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以达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 6、多关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身体的健康安全,心理安全,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