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7676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 第一节细胞增殖教案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及方式。2了解无丝分裂过程。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4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5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6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 图文结合 ,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2通过运用坐标式, 表格式归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促进学科间渗透,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1通过学生实验观察, 识图归纳 , 培养学生从直观

2、到抽象的思维方式。2通过创境激兴,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展示细胞分裂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过程思维。4通过坐标、表格式的教学, 培养学生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解决办法 (1)重视使用图及模型等直观教学。1 / 15(2)采用表格式, 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规律的难点。(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 解决学生记忆分裂时期细胞核变化特点的困难。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3、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规律。 解决方法 运用函数图象 , 表格的形象化的特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其深化理解 , 提高教学质量。三、课时安排2 课时。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 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 解决此类知识点。五、教具准备1多媒体仪器。2细胞分裂周期图。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

4、格。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6板书(可银幕显示)。7教学目标。六、学生活动设计1根据教材中有丝分裂周期图文, 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周期的含义。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方式及无丝分裂过程的特点。3教师指导下, 学生分析并列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变化表格。4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的比较, 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5通过及时检测、提问等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七、教学步骤2 / 15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2了解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特点及示意图。4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

5、期特点及示意图。(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入新课:活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原生质就增长, 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象生物体一样, 也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 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裂 , 才能达到生长与繁殖的目的, 因此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个体维持与种族的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 33 第一、二自然段。要求:了解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一)有丝分裂讲述:我们已了解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数目的, 那么 , 我们就先探讨有丝分裂问题

6、。在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 细胞连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 这些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 从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具有一定周期性。细胞周期概念银幕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 34 第一自然段及看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要求:结合图文自学、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细胞周期的含义。抽问:你如何理解细胞周期?反馈评价:教师采用暗示法 , 让学生理解:前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 , 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扩展细胞分裂周期的隐蔽知识。3 / 15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的划分在图中的表示。请同学们试分析(在下一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 在所

7、观察的显微材料中看到得最多的细胞分裂图象是哪个时期的细胞?能说出为什么吗?(学生答:间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1细胞分裂间期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讲解:细胞两次有丝分裂之间这段时间我们叫它分裂间期。在这个时期用光学显微镜看不出细胞有什么显著变化, 因此 , 有人曾经把这一段时间叫静止期。其实间期只是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 而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都非常活跃。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强调:姐妹染色单体概念的含义)复制结果, 每个染色体形成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 即 DNA的复制数目加倍与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它的着丝点未增加, 其染色体数也

8、就未增加。图示:银幕显示检测题: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间期的特点是A细胞没有变化B染色体隐约可见C核膜解体D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2每个染色体复制后, 在细胞进入下阶段之前应该含有A两个染色体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C四个染色体D一个染色单体答案: 1 D; 2 B统计正误 , 反馈评价。2细胞分裂期4 / 15讲述:不同物种染色体大小数目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尽管如此, 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由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一定差异, 所以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 动植物细胞也就有所不同。本课时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有丝分裂过程。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

9、图。讲述:从这幅图上我们看到植物细胞分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这个时期细胞出现一系列连续的变化,为了研究的方便, 人为地将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1)前期银幕显示:前期动画图讲解:这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其变化特点:“两出现”, 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两消失”, 核仁消失, 核膜消失。(看清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纺锤体形成)(并配板画强调两个染色单体是相同的)。银幕显示检测题:细胞分裂前期最显著变化表现在_高度螺旋化 , 形成 _。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是:_、 _、出现; _、 _消失。答案:染色质、染色体;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反馈评价。( 2)中期银

10、幕显示:中期动画图。讲解: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就是:纺锤丝连接着丝点, 通过纺锤丝的牵引, 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中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间平面上(垂直于纺锤体轴的平面), 这个位于细胞内中央空间的平面叫赤道板。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固定, 螺旋化程度最高而变得最粗。数目容易观察清楚。银幕显示检测题:在植物细胞分裂中期, 牵引染色体运动的是A纺锤体B纺锤丝5 / 15C纤维D中心体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染色体形态 , 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A间期B前期C中期D末期答案: B; C。反馈评价。( 3)后期银幕显示:后期动画图。讲解: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两个, 因此每个

11、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点 , 这样 , 原来的一个染色体发展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增倍。成对的染色体由各自的着丝点与本侧纺锤丝相连, 由纺锤体收缩牵引到细胞两极, 其结果 , 染色体平分成相等的两组。图示:银幕显示检测题:细胞分裂后期, 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原因是A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离B纺锤丝缩短变粗, 形成纺锤体C细胞板出现, 染色单体分离D着丝点分裂, 纺锤丝变短变粗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数目为16 个 , 那么该物种染色体数为_个。A 4 个B 8 个C 16 个D 32 个6 / 15答案: D; B。统计正误 , 反馈评价。( 4)末期银幕显示:末期动画图。讲解:

12、这一时期 , 两组染色体分别达到细胞的两极。其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是:“两个消失”:纺锤体消失 , 染色体消失;“两个出现”:核仁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三)总结 、扩展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 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原来的染色体数目, 例如洋葱细胞是16 个染色体 ,经过细胞有丝分裂亲代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其结果每个新的体细胞还是含有16 个染色体。一般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前期到末期, 整个过程大约需1 2小时。细胞有丝分裂是本节的学习重点, 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及分列期染色体的演化规律。为了能更好地学习, 掌握好这些知识, 我们应与教材的图文结合学透记

13、牢, 还可以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编制顺口溜加深记忆。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前期), 形数清晰赤道齐(中期) , 点裂数增均两极(后期), 两消两现重开始(末期)”。抓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这条线索, 才能事半功倍地理解和记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四)布置作业1教材 P 41 复习题一1、2;二 1、2。2细胞周期包括_、 _。3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后, 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比较, 其染色体数A相等B增加一倍C减少一倍D增加两倍4若用某化学药剂抑制癌细胞DNA复制 , 其结果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7 / 15A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5纺锤体的形成

14、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A前期和末期B前期和后期C中期和末期D中期和后期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 请回答。( 1)该图是处于细胞分裂的 _期。( 2)该图细胞内有 _个染色体 ,_ 个染色体单体。( 3)该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的子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答案: 1略; 2分裂间期、分裂期;3 A; 4 D; 5 A6 ( 1)后期( 2) 8、 0( 3)4。(五)板书设计8 / 15七、教学步骤9 / 15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3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4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

15、A含量的变化规律。(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提问: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问:( 1)生命旺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其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分裂间期、分裂期)。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2)(请同学上讲台)你能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指出图中哪几个是分裂前期图, 哪几个是分裂后期图?(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银幕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讲述:在我们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已了解后, 今天我们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同学们注意银幕显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16、仔仔细细地对照两组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活动:应用观察法、比较法, 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组图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比较。要求:( 1)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 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2)学习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10 / 15反馈评价。教师指示银幕显示图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订正:(1)相同点: 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 ,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银幕显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2有丝分裂的

17、特征和意义讲解: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 ,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 种类相同的染色体。例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 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 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 , 就角化的皮肤而言 , 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 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 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 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 40 第二自然段。要求: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

18、, 并能回答问题。银幕显示检测题: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后 ,_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 _, 因而在生物的 _之间保持了 _的稳定性。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讲述:11 / 15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深入探讨, 了解到细胞分裂时期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 具有整体性。但重要的实质变化是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因此,抓住这个实质 , 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就容易掌握和记忆, 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课本P36 图 12 和 P 39 图

19、14。要求:(1)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 思考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2)试拟表格说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抽问了解学生是否找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的规律。反馈评价。师生共同活动设计:(1)表格式( 2)坐标式银幕显示:(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表。(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坐标曲线。讲述:我们运用表格式, 坐标式归纳总结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规律 , 已有较直观的形象的理解了, 下面请同学们解答:银幕显示检测题: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 DNA含量变化曲线

20、, 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 _开始 , 到 _为止。( 2)细胞分裂的末期是 _。( 3)着丝点分裂 , 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_。(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期。答案:( 1) a-f( 2) e-f( 3)d-e(4) c-d (中)。统计正误率 , 反馈评价。12 / 15(二)无丝分裂讲述: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 通常是单细胞生物, 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 例如草履虫 , 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 , 而且是一种正常的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例如肝细胞 , 肾小管上

21、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 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 40 第三自然段。要求:(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提问: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三)总结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 本课时在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的学习中 , 重点还是落实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上。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的变化是为分裂期准备条件。其中包括DNA的复制 , 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 以及分裂期染色体、染色质的演化规律。通过表格式、坐标式总结比较各时期染色

22、体数和DNA含量 , 在学习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加快学习速度, 有利于我们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形象地、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四)布置作业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主要区别发生在A间期和前期B间期和后期C前期和末期D中期和后期2在细胞分裂后,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前期相比A增加一倍B保持不变C减少一半13 / 15D增加两倍3一条染色体间期经过复制, 在细胞分裂前期应是A两条染色体, 两个 DNA分子B两个染色单体, 一个 DNA分子C一条染色单体, 一个 DNA分子D一条染色体, 两个 DNA分子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 _细胞的有丝分裂,

23、 理由是 _。(2)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3)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条; _个 DNA分子。答案: 1 C; 2 A;3 D; 4( 1)动物 , 有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2)有丝分裂后期(3) ,4,4 。(五)板书设计八、参考资料细胞分裂的原因14 / 15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的体积逐步增加时, 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 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 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 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减少, 造成核质不平衡, 从而引起细胞分裂。3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细胞分裂的动力。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