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旁观者效应.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97905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旁观者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旁观者效应.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旁观者效应从佛山小悦悦事件说开去摘要: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震惊了国人。幼女被汽车两次碾压,周围18名路人竟无一人出手相助,最后小悦悦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人们纷纷在道德上谴责这些见死不救者,然而,这18个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平常生活中也不一定是无情无义之辈,而跟你我一样,是社会上的普通老百姓而已。广佛五金城监控视频记录的一切,其实是为社会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增添了又一案例。本文将从佛山小悦悦事件出发,探究旁观者的心理,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关键词:旁观者效应 群体心理 小悦悦一、事件概况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

2、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无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国内新闻媒体,日本朝日电视台、美国电视台Channel1都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以相当大的比重抨击了见死不救事件在中国的发生,观后很多国内外的民众都表示十分可怕。南方周末在“方舟评论”省察我们的灵魂,让善意充实内心中写道:“身体的痛苦不得不由小生命承受,我们只能眼睁睁站在这场生死搏斗之外,做更多的检讨:从最先的监护人义务到司机责任,从路人消极自由的界限到公民德性的养成,从急救常识的

3、缺乏到原子式陌生人社会里令人寒彻心肺的冷漠”小悦悦事件的整个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这段监控视频被放出后,更是给公众更大的冲击。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熟视无睹;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第六个人:另一

4、摩托车男经过;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并且不断回望小悦悦;并停车询问附近店主,但TVS剪切了这一段,网友质疑TVS违背新闻人客观公正的原则,违反新闻总署若干规定,属于报道虚假新闻范畴;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却没有停步;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冷血的司机,冷血的路人,冷血的风凉话,甚至是冷血的假扮肇事者成都晚报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标题一针见血“最冷漠的路过”。那么,为什么在惨剧发生后,有这么多的旁观者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拯救这个女孩呢?旁观者的冷漠让我感到心寒

5、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旁观者心理的思考。二、心理学分析从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来看,小悦悦事件并非特例。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全国犯罪受害调查,65%的暴力侵害事件中有旁观者的存在,其中最多的是殴打(68%),然后是抢劫(49%)和强奸(28%)。在受害者的眼中,旁观者“不帮忙也不帮凶”的占48%,“帮忙”的占37%,“帮凶”的占10%,“既帮忙又帮凶”的占3%。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

6、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Kitty Genovese案例一直被视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1964年3月13日清晨,在美国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28岁女子吉娣格罗维斯下班回家,在路上遭到一个连环强奸杀人犯持刀袭击。袭击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其间格罗维斯尖声惨叫,大呼救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注意,凶徒于是逃离现场。10分钟后凶徒折返再次行凶,并实施了强奸,最后把她捅死。据报道,周围

7、一共有38人目睹了凶案,但没有人去施救,也没有人报警。事情发生后,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言行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甚为不满。之后,他们启动了一个广泛的旁观者针对紧急情形的的反应调查。在研究中,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参与了一项未说明的实验,以满足课程必需的一项要求。巴利、拉塔内或者一位研究助手会告诉每个到达的参与者,该实验涉及都市大学生个人问题讨论。讨论以2人组、3人组或者6人组的形式进行。为了尽量减少暴露个人问题时的尴尬,他们将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

8、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安排好的顺序讲话。这些不知情的参与者不管假设是在与其他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或者五个人谈话,是因为事实上他听到的别人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录音机上播出来的。第一个说话的声音总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他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呃呦救救我啊呀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

9、在那些认为还有4个人也听到这些发作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动了。后来,当问及学生,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时,他们都说没有;他们真的没有意识到其巨大的影响。巴利和拉塔内现在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他们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者更简单地说,“旁观者效应”正如他们所假设的一样,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他们说,“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太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进入21世纪,在网络发展成熟的现在,旁观者效应也不仅仅不限于旁观者在现场目击不予救助了。在2010

10、年圣诞节,英国布赖顿市,42岁的女子西蒙在Facebook上发布自杀遗言:“吃了所有的药,很快就要死了,各位再见。”她的1082名线上好友发表留言评论,例如一名好友写道:“她骗人,她嗑药过头是家常便饭。”但没有人报警或报急救,更没有人去看她,包括一些住在她附近的朋友。次日,她的遗体被警方发现。这个案例反映了人们对自杀的一个误解,以为说要自杀的人只是说说而已。有很多原因解释为什么旁观者在他人在场时不会提供救助,社会心理学家比较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解释:1、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

11、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2、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3、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

12、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4、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

13、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三、应对方法发生这样的惨剧,而且无人施救,确实是一件悲哀的事。社会各界、舆论媒体需要加强对民众的教育,拒绝冷漠。但宣传教育的效果如何,实在难以保证。我们不妨从旁观者选择逃避不予施救的原因入手,找到解决措施。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不免有些生涩难懂,我就以一种更为具象和简单的方法进行归纳解释。首先,在危急事件中,旁观者面对的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情景,影响了其决策。如果他们清楚受害者很危险,需要帮忙,就会感到有责任施以援手,否则就会观察其他人的反应,看看别

14、人会不会出手相助。然而很不幸,其他人此刻也同样在观望,结果人人都得出一个结论:别人都无动于衷,看来没必要帮。其次,旁观者对救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很多人以为,危急关头见义勇为的人一定是阳刚十足的人,但研究发现,性格刚毅的人,例如大男子主义者,反而不愿意帮忙,因为他们害怕判断错误出洋相,自己丢不起这个脸。除了出洋相,旁观者还担心自己水平不够,会帮倒忙,被专业人士批评,甚至给受害者增加危险,要承担法律责任。他们认为有那么多人在场,总有人会出手相救,特别是医生和警察等专业人士,他们比自己更有能力,也更有义务帮,自己袖手旁观也不用背负多大的责任。通过以上旁观者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应对措施。1、国

15、家立法为了消除旁观者效应,一些国家组织相关培训以及进行立法。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将救人于危难之中定为法律义务,救助的方式包括亲自救和找人救,除非事情对旁观者有危险,或者旁边有更合适的人来救。美国州法律,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可以立法规定惩罚机制,即被救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新加坡就有类似的规定,正因为有“道歉+赔偿”,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也免去了顾虑和担忧。2、当事人做法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如

16、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之前在央视二套的生活节目中曾介绍如何帮助女性在遭到非法侵害时脱险的方法。曾经有女性在晚上下班后,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被人杀害,周围有邻居听到呼救声但无人帮助。具体的情况和Kitty Genovese案例相似。心理学家给出的正确做法是: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

17、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比如,在受到侵害时,看到旁边有一位先生路过,应该对着他大声喊:“先生!请你救救我!这个犯罪分子要杀我!”,而不是一味地喊“救命”。呼救要具有针对性,要让旁观者知道自己确实需要帮助,而不是和同伴闹着玩,同时引起旁观者的责任意识。这样,获救的几率会大大提高。结尾因“冷漠的旁观者”引发的一件又一件惨剧让我们震惊、扼腕叹息。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公众都一味地认为公众的冷漠是此次悲剧的祸端。但我觉得要更

18、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分析旁观者的心理,得出合理的应对方法,以鉴后人。旁观者效应引起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很多,也十分复杂。除了用法律形式规定公众去见义勇为并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教育公众克服旁观者心理,我认为被害一方的呼救方法也是关键。我不耽以最坏的想法去考虑人心,我认为大多数的人不是冷漠的,是有良知的。把人最柔软的内心唤醒起来,摆脱旁观者心理,才是重中之重。参考文献:1 佚名.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N.西安日报,2011-11-4(1).2 侯释.旁观者的心理J.书摘,2008,(6).3 佚名.旁观者效应J.校园心理,2006,(12).4 深堀元文.图解心理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7-73.5 高娟,张运红.“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C.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10-1.6 Darley.J.M.,&Latane, B. Bystander.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M. J Pers Soc Psychol, 8(4), 377-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