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8371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他们需要关爱版教案实验小学马亮他们需要关爱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学期)爱心行动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残疾人并切身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 , 体验他们生活的艰难不易;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 学习他们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 使学生同情与关爱残疾人, 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培养学生的爱心。为了达到教育目的 , 我在备课时做了如下设计:通过组织换位体验游戏活动 , 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生活不方便 , 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师生再互动交流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 教育学生尊敬而不是歧视残疾人;然后借用课堂练习题 , 指导学生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残疾人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最后开展爱心延续活动 , 继续在班级开展“爱心加油站”活动 , 让学生制订爱心行动计划 , 课内外结合 , 在爱心教育方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 促动学生去关爱身边的每个人。我觉得这节课我准备得很充分 , 对预设的教案也很满意。然而 , 没想到却在课堂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 差一点伤害了两个幼小的心灵。在换位体验活动中 ,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 都想上台表演。我请小朋友先自己找伙伴自己选角色表演。(如:盲童拿书、写字;失去手的人拿东西吃;失去脚的人走楼梯;哑巴问路)表演中 , 有一小组的活动引起了我的注意 , 一个男孩谢柯正在表演一个只有一只脚的

3、残疾人走楼梯 , 每次当他走了几步后就故意摔倒 , 然后朝着旁边的女孩陈婉怡做鬼脸 , 还哈哈大笑说:“陈婉怡的爸爸上楼梯了。”旁边的同学也都笑起来 , 但陈婉怡低着头站在一旁 , 似乎还在哭泣。我走了过去 , 陈婉怡的头更低了 , 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心里一怔:难道她的爸爸是个肢体残疾人, 应该不会的 , 以前没听说呀 , 或许课间另有别的事让她受了委屈吧。这时 , 一个男孩大声说:“老师 , 陈婉怡的爸爸只有一只脚。”1 / 4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 , 孩子们的眼光都注视着我。我全明白了, 原来谢柯拿陈婉怡爸爸的残疾来取笑心怡。对谢柯的行为是当场批评还是我思索着,如果直接批评谢柯 , 还

4、不足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心怡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 陈婉怡不一定就会因此而开心 , 同时也会打击其他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 , 我摸着谢柯的头轻声说:“谢柯 , 你先坐到位置上去。”并走到陈婉怡的跟前轻声说:“好孩子 , 听老师的话 , 别哭了 , 先坐下好吗?”教室里更安静了 , 孩子们在等着我表态。我又走到谢柯旁边 , 蹲下来问:“你刚才表演陈婉怡的爸爸走楼梯 , 是吗?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老师 , 我我我”谢柯涨红了脸, 说不出一句话。“老师请你认真地再表演一次好吗?”“这可以吗?”“哦”我点点头。谢柯低着头走到课前布置的楼梯旁, 很认真地学着肢体残疾人在楼梯上走着。“现在说说你

5、的感受 , 好吗?”“老师 , 我刚才走楼梯走得很慢 , 而且很吃力 , 我很怕自己随时会摔下来。”“是呀 , 走楼梯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 , 但对陈婉怡的爸爸来说”我话还没说完 , 有学生就接过去说:“很不容易。”“很难”听了大家的话 , 陈婉怡哭的更大声了 , 趴到了课桌上。我又接下去说:“孩子们 , 陈婉怡的爸爸是个残疾人 , 除了走楼梯外 , 肯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 这些困难会不会难倒她的爸爸?”“不会”“不会 , 陈婉怡的爸爸还能开车赚钱呢。”2 / 4我接着说:“是啊 , 陈婉怡的爸爸一定是个坚强的人 , 他不会被困难所吓倒 , 下面 , 我们鼓掌请陈婉怡来说说他爸爸是怎样克

6、服困难的。”在大家的掌声中 , 陈婉怡慢慢抬起了头 , 动情地说:“老师 , 从来没有什么事难倒过我爸爸 , 我爸爸还常常对我说做人要坚强 , 不要向困难低头。有一次还有一次”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 我也被感动了“孩子们 , 陈婉怡的爸爸多么了不起呀 , 他虽然是个残疾人 , 但他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我们要向陈婉怡的爸爸学习 , 做一个坚强的人。让我们再次为陈婉怡有个坚强的爸爸鼓掌。”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陈婉怡抬起了头 , 终于露出了笑容 , 这时 , 我注意到 , 陈婉怡同桌的谢柯正慢慢地挪到心怡的旁边 , 正小声地说着什么。我不禁从心底里发出了笑声:“谢柯 , 你也是好样的

7、”在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中 , 我发现陈婉怡眼里始终带着笑意 , 而谢柯也带着满脸的敬佩认认真真地学习着。课后反思:一、保护学生的自尊 , 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格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格。现在有不少家庭因不幸造成残疾的 , 也有因离婚而造成单亲的 , 或父母双亡的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很自卑 , 自尊心也特别强。也许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使他们从此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 失去自尊。做为教师 , 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去保护这些学生 , 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 平时 , 我们更要真正地去了解这些学生 , 必须把他们看成与其他学生一样 , 还要与这些孩子进行平等

8、地对话 , 用真诚的对话与交流 , 来消除这些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 使他们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这节课之所以差点伤害了陈婉怡同学的心 , 主要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 备课时只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幸福家庭 , 忽视了个别学生的特殊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碰上类似“他们需要关爱”内容的课时 , 对特殊学生如家有残疾人的儿童、残疾儿童、特困家庭的儿童、农民工子女等特别要注意引导 , 注意因经济、家庭人员状况的不同引起心理波动 , 避免攀比和伤害。教师的关爱也应适度向他们倾斜 , 努力保护他们的自尊 , 培养他们积极的、健康的人格。3 / 4二、注重亲身体验 ,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现

9、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 较少能通过换位思考来体验他人的感受。以上案例中的谢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课堂上 , 他之所以会出现那伤人的行为 , 是因为他不懂得他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 更不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教学中 , 我们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 不能因为别人有了缺陷而在无意中伤害他;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 我们应努力创设换位体验活动 , 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感知他人的不便、感受他人的想法 , 从而懂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 为他人献出一点爱心 , 用阳光去照耀这些受伤的心田 , 并常存

10、一颗感恩的心!三、赏识你的学生 , 给学生多一些宽容 , 少一些训斥“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幼小的孩子。作为教师 , 当学生出现过失时 , 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 尤其是那些上课爱“捣蛋”的孩子 , 对他们在课堂中出现的“过格”行为 , 教师要和风细雨 , 润物无声 ,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从而自觉地去改正错误 , 只有这样 , 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信任 , 教师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上谢柯同学之所以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向陈婉怡同学道歉。不是因为教师严厉地批评和训斥 , 而是教师应有的宽容和爱护。如果我当时对谢柯是一味的训斥 , 或许他也能在我的要求下向陈婉怡同学道歉。但他的歉意是诚心诚意的吗?陈婉怡就会因此而开心吗?不 , 或许她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教师担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 ,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件不容易的事 , 教师要很努力、很尽心 , 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 更要有一颗赏识的、宽容的心。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