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8822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单元的第 2 课。一、教材分析本课应用第1 课中学习的简单电路制作的检验器, 通过对周围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 , 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安全用电常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电路秘密的欲望, 为继续 第 3 课“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做好准备。二、学生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 是五年级学生。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 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2、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 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

2、。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 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3、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异 , 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对策 ,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 , 体验成功的乐趣。三、教法学法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 教学的主要方式 ,也是学生科学 学习的主要目标 ,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 ,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 学生在自主探究1 / 6中体验 , 在合作交流中提升 , 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 提高科学素养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四、学习目标预设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辨认。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检测装置 , 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 , 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五、重难点及处理策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 确定本课重点 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及安全常识 .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本课难点 :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本课的 关键点 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 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 , 促

4、成认知的提升。解决设想:注重学生的思维梯度 , 通过“结构性的材料”和科学的实验探究 , 逐步使学生从问题与困惑中走出来。提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随着学生认知提高过程的材料 , 为学生不断登上更高思维阶梯搭好跳板。具体措施:通过用简单电路检验身边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探究、归纳概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材料; 鼓励经历探究发现过程; 注重交流对经验概括的作用。六、教学准备2 / 6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 , 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 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为了顺利完成导体

5、与绝缘体的探究, 我精心准备如下材料:1、电路检测器 电源、导线、小灯泡2、待检测物体常见物体如:小车、泡沫、铅笔、剪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瓶、钥匙、硬币、橡皮筋、木夹子等。 说明:这些材料是学生身边的材料, 有导体也有绝缘体 , 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判断 , 富有结构性;铅笔、小车、剪刀等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 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 更容易实现合作交流;铅笔的笔芯削得特别长 , 铅芯这个材料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身边的橡皮、水等材料并未提供 , 为学生自主选择材料预留了空间 3、 “人体验电球” 说明:用来进行人体和水的导电实验, 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4、电工

6、工具等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导体绝缘体的生活应用 实验报告单中预留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的空白表格, 材料的展示及汇报交流使用实物投影进行 , 安全用电知识配以相应课件七、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 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 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 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 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一)置疑激趣 , 引发探究 - 巩固新知 ,切入课题 , 引入探究(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 自主预测 , 充分探究 ,形成新知(三)交流质疑总结提升 - 交流展示 , 评价总结 ,提升认识(四)联系

7、实际应用新知 - 实际应用 , 安全常识 ,解决问题(五)拓展延伸引向课外 - 引伸拓展 , 补充深化 ,课外探究(一)置疑激趣 , 引发探究( 3)3 / 6出示小灯泡 ,提出问题:点亮它需什么材料?请学生动手点亮。用棉线代替导线 ,灯泡还会亮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复习简单电路的知识, 激发兴趣 , 为新课做好铺垫。)(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20)活动 1:选择材料 ,进行预测。出示报告单 ,组内交流共同完成预测 ,填写记录单。除报告单中所选物品外 ,其他物品可由学生自选。实验探究记录单第 ()组“”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研究的物体预 测实 验研究的物体预 测实 验泡沫板硬币回形针钥匙铝箔

8、片铅笔玻璃瓶海绵气球橡皮筋木夹子小车剪刀铁钉我们的发现:(设计意图:预测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前概念, 估计学生会对铅芯、铝箔片等物品是否容易导电产生认知的矛盾, 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 2:组内自主探究 , 检验预测。小组同学合作自主进行探究, 运用检测器进行检测:哪些物品容易导电, 哪些物品不容易导电。提示:制作检测器要严格操作规范,注意玻璃、铁钉等操作安全。(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 的中心环节 , 要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材料 , 保证学生探究的全面与深入 , 通过师生间 , 生生间的互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三)交流释疑

9、总结提升( 10)4 / 6活动 1:各小组选代表投影汇报, 展示评价。后面小组汇报时只说明不同的结果 , 形成导体绝和绝缘体的概念。(设计意图:此处是 本课的重点环节 , 就各小组间的不同与问题进行交流与点拔 , 完成释疑 , 达成共识。根据学生汇报 , 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概念 , 突破了教学重点。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 2:认识人体 ,自然界的水都是导体。提供人体验电球 , 再测人体和水的导电性。(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检测器的局限性 , 帮助学生建立起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 , 突破教学难点。)(四)联系实际 应用新知( 5)活动 1:交流电工工

10、具的材料构成及特点。活动 2:课件深化安全用电常识。(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 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 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五)拓展延伸 引向课外( 2)1、问题:这节课的学习 , 你参与的怎么样?有了哪些收获?2、拓展:除了导体和绝缘体外, 还有在科学上具有广泛应用的是半导体和超导体呢 , 你们想了解吗?大家课后可以到老师的魔灯上去了解 , 也可以把你了解到的发表到魔灯的交流区中。(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 并把探究活动引入课外 ,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学习能力 , 为今后独立研究打下基础。)八、教学评价评价中注重关

11、注学生参与的态度 ,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 关注交流与合作 , 关注动手实践 , 同时要强调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本节课评价主体为师生 , 评价方式灵活而有机地结合。在“激趣导入 . ” “安全用电”环节主要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 在自主探究环节主要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5 / 6听 , 学会实践和反思 , 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发展。九、板书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金属木头塑料橡胶水人体安全用电(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本课这样的板书不仅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体现了教学难点, 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