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9930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

2、、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教学设计与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

3、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进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

4、“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缺少“关于数学”的知识,以致对数学本质特点和数学教育价值缺乏全面深入认识和思考。学科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小学学科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本该没有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少关于“数学”的知识。首先,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对数学本质和数学教育价值缺乏认识和思考的意识, 老师们认为这个话题“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感觉离我们有些遥远, 对我们教学没什么影响”“小学数学知识很简单,没必要去想这么高深的问题吧! ”其次,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本质认识肤浅,表

5、现出“工具主义”的数学观。老师对数学的特点的认识有“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强,思维要求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具有工具性”“数学是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等等。有些老师提到“题目类型灵活多样,学困生多,补差占的时间多”“开发思维,课堂节奏快,上课时活的东西比较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好教且容易出效果”“学生本身的智力非常关键”等等,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数学是枯燥的”“数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 语言比较死板”等。可见老师们对“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数学本质认识肤浅。再次,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对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以至于教师自身缺乏对数学文化、理性精神和

6、数学美的感悟,就很难真正理解到数学本质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难有意识和能力去挖掘提炼出数学知识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导致很多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 很难激发学生数学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三、 针对问题所在提出的对策(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要想学生通过 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7、。(二) 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一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二是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三) 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