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00104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5 苹果里的五角星》研讨课教案_9.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2、朗读课文。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两个苹果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领读。拦腰生疏幼儿园清晰循规蹈矩图案感触横切面魅力鲜为人知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邻居家的小男孩不()把苹果从顶部切到底部,而是()把苹果一切为二,于是,苹果里出现了一颗()的五角星。这个充满()的五角星,让我深有()。3引导学生回忆,将课文分为“写事”“明理”两个部分。4过渡: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写事”来“明理”的呢?“事”和“理”是如何相辅

2、相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重点研讨的。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1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1)指名读,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学生交流时教师恰当分析、引导理解“鲜为人知”理解“魅力”的意思。通过三个“传”字。作者悟出的道理是什么?(3)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4)课文的中心是作者悟出的这个道理,但是课文内容却不仅仅只有这一自然段,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学习课文的第14自然段。2学习14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认真默读第14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叙事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1)学生准备交流。(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图案的“魅力”。抓住“常客”、“显示显示”等词语

3、体会小男孩的活泼、开朗。单独拎出小男孩和“我”的对话,补充提示语,朗读体会心情。小男孩拿着苹果( )地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 )地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小男孩( )地说。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 )地说:“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A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循规蹈矩”的意思。知道“循规蹈矩”是一种怎样的切苹果方法。让学生做动作。B“另一种切法”是怎样的切法?学生做动作。作者认为哪一种切法更好,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完成下列表格一切两半通常的切法从顶部切到底部纵切面普通的苹果核大家都知道原因循

4、规蹈矩小男孩的切法拦腰切横切面五角星鲜为人知也许是处于无意,也许是处于好奇C齐读第4自然段,读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3)小结:本文的作者就是围绕“苹果里的五角星”的“魅力”这个重点展开对人物言行、心理的生动描写,从而让所写事情和悟出的道理有了一个很好的衔接。3齐读第5自然段,再次感受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三、联系生活,加深体验1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齐读。思考: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预设:(1)从句中“往小处说”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没有把道理真正说清楚,“创造力”是什么,绝对不只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2)“往大处说”创造力是什么。2你生活中发生过这种换一种做法或想法以

5、后,使事情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吗?请举一个事例。教师补充:荷兰收费垃圾桶的故事、牙膏口径增大一毫米的故事3 小结:所有的这些小事,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创造力,其实就是不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要善于换一种思考的方法、换一种实践的方法。所以,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创造力,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4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要像小男孩那样对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向大哥哥、大姐姐、亲朋好友“报告新闻”、“显示本领”善于换一种方法去“切苹果”。不过,不仅仅是切苹果,考虑其他问题,对待其他事物时,也应当善于“换一种方法”。这样,就会容易发现新事物,新的创造。四、总结回顾,明确学法1教师总结:一般写事明理的文章,中心都是在“理”上,但作者往往要用很多的笔墨来写事。因此,我们在学习写事部分时不仅要了解写了什么,更关键的是要琢磨、探究作者是如何“叙事”的,是如何让事情自然引出道理的。同时,还要善于和自身的生活实际或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加深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懂、学好。2布置课外阅读:找一些借事说理的文章,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由阅读、分析、体会。板书设计5、 苹果里的五角星循规蹈矩鲜为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