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02526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教案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2. 声音的传播教学目的: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过程与技能1 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 并设计相应的实验, 找到问题的答案。2 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 , 仔细观察 , 认真比较。科学知识1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2 学会制作土电话, 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3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根据对声音在物体中传播方向的

2、假设设计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得出结论。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教学材料:烧瓶、橡皮塞、橡皮管 , 小铃铛;沙子、塑料袋、水;制作土电话的材料等教学步骤:集中话题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体的振动 , 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是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学生会提到通过空气传播。)2. 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 , 提醒学生将前后听到的音量进行对比。1 / 3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 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 放在活上烧开 , 然后将皮管夹紧 , 再摇小铃 , 还能听到铃声吗?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学生对声音

3、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容易接受, 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难以理解 , 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产生研究这一问题的兴趣。探索和调查 1. 那么到底固体和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如果可以, 传播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行研究。隔着沙子、水、空气 , 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教师讲活动步骤。提出问题:( 1)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2)坐正身体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 哪个效果更好?2. 做“土电话”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棉线也可以传播声音(提醒做的时候棉线要拉直。)(建议课后完成)沙子、水、空气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代表物质,用这三种物

4、质来做实验 , 对学生很有说服力。实验中教师要先帮学生将同等体积的沙子、水、空气装好 , 以便学生顺利实验。同时提醒学生(1)橡皮头铅笔敲击桌面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 轻轻敲击。(2)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 , 用手势交流 , 并记下自己的感受。(3)只要学生能举例说明我们还能听见远处的声音即可。回顾和解释1. 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学生填写预测并设计实验(可以从固体、液体、气体等几方面着手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鼓励学生将思维拓展开 , 从各个领域入手。)学生汇报实验设计(互相质疑补充)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最后得出结论。2. 拓展(1)你能用你学得的知识来解释成语“伏罂而听”吗?(2)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研究, 这样得出一2 / 3样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科学课上不仅要获得知识, 更要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学以致用。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