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的措施.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16990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的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的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措施 美术课堂决不是在课堂上的“修修补补、小打小闹。”作为美术教师要意识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然如此,学校领导就要更新观点,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教学。美术教学就有了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教学肯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度。一、重视美术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展示的舞台,是教师自我价值体现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那么教师就更该重视课堂,课堂即生命。教师理解到此点后,还远远不够,教师素质再高,没有领导的重视,无疑还是白搭,在此我郑重提出,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提升领导的素质,也就是优化管理机制。上到领导下到教师从思想上要有统

2、一理解,充分理解到美术课堂的重要性,切实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切不可支差应付。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它是培养学生怎样确立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水平,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超凡想像力和创新水平。“艺术来源生活,并高于生活。”那么,美术课堂也是一个走出去的课堂,尤其是在农村,去吸收大自然及外界的灵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增强感性理解,促动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想象等水平,以得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二、把“玩”带进课堂,提升学习兴趣日常工作 在课堂上“玩”,有人会大吃一惊,在课堂上玩,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会玩,不需

3、要人来教。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游戏,而且每个阶段的游戏、玩法也各不相同。如五六岁的小孩喜欢搭积木,到了十几岁时,他不会再喜欢玩积木,而对有挑战性的游戏(如赛车、电脑游戏等)感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提升审美水平。不是乱玩,盲目性的玩,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玩”,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目的的去“玩”,把“玩”带入到课堂中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开拓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在“玩”中引起兴趣,从而增长对事物的了解;在“玩”中开拓思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去学美术。而不要把美术当作一门临摹课,也不要把画画看成一种负担,一种技能的训练。比如,我在让学生理解原色和间色

4、时,学生对原色和间色根本不懂,如果用旧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老一套。老师讲得枯燥、困难,学生不想听、不理解。所以我就领着学生一起玩一玩,变变戏法,看看间色是怎么“变”出来的。我先把水彩颜料红、黄、蓝分别盛放在透明的容器中,再拿出三只空的容器。先让同学们理解三原色,然后再讲什么是间色及间色是由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容器作演示,用两种原色倒入空的容器中,同学们发现老师象变戏法一样颜色变了,也让让学生们亲手玩一玩,变一变戏法。世上千百种色彩都能够由这三种原色红、黄、蓝调出来,他们有的感到惊讶;有的感到不可思 议;甚至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讲错了。经过他们动手,“玩”明白了三原色和三

5、间色,而且也相信千百种色彩源于红、黄、蓝。这种上课方法简单,但形式新颖,学生们的兴趣很浓,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学会了三原色、三间色,也学会了如何调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学习就象游戏一样,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我的花瓶最漂亮 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的花瓶最漂亮。切入游戏:准备好一张白纸对折剪出一花瓶形状贴于黑板上,老师启发学生要是能一下就变出花纹来装饰这个花瓶来肯定会更漂亮。有了,用“马良的神笔”来变魔术吧!用

6、笔蘸上颜料(赭石或蓝色等)在事先已用蜡笔或蜡画好的花瓶纹样上轻刷纹样即现。学生欢呼、个个跃跃欲试,这时老师说谁能解释一下这种现象“油水不合”“蜡水不贴”等。“好”,老师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油水分离利用油水分离法来作画,简单、快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尝试:学生个个迫不急待,老师说:“现在自己动手”。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准备着自己的花瓶。最后在综合比较谁的花瓶最漂 亮中结束了本节课,每个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微笑。三、课堂设计注重语言情感和德育感染美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启美功能被人们所共识,它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触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层次,美术思想教育是非有不可的。比如在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

7、的自由领导人民一画过程中,半裸的自由女神令同学们窃窃发笑,忸怩不安,有的同学干脆把书本合起来,红着脸坐在那儿,像做错了什么事情似的。这时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重点,借助一些相关的人体结构挂图,联系实际,向同学们讲解人体的自然生理现象,让他们意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以表现人的形体美和动态美作为目的,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是一种健康的艺术,而并非是他们头脑中的那些下流的宣传,通过这样的解析,让学生有了准确的审美的观点,并且能准确的欣赏一些人体美术作品。这样我们的审美教育也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总来说之,在素质教育东风的吹拂下,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展开的如火如荼,这样定会加快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曙光,总是在开拓者的一方。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的特点决定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把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这样才能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