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41745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熔化和凝固 考点1:识别熔化和凝固 a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 考点2: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a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_热量。 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熔化,凝固,吸收,保持不变,2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晶体凝固时,会_。 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3:会绘制晶体熔化图线 b 晶体熔化图像(以硫代硫酸钠为代表)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放出热量,考点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

2、晶体 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_一定的熔化温度。,没有,有,不变,无,熔点,考点5: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 a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数值上 。,熔点,相同,1(2017威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A,2(2016宁波)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3、,3(2016嘉兴、舟山)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右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 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 (写出一个名称即可)。,液化或凝固或凝华,凝固,二、汽化与液化 考点6: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 a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 蒸发:在_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并且不剧烈。 沸腾:在_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任何温度,一定温度下,考点7: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制冷作用 a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对于不同的液

4、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2.由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_。,制冷作用,考点8:描述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 a 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_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_。 考点9:知道沸点的含义 a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考点10:区别蒸发与沸腾 b,同时,温度保持不变,任何温度下,同时,吸热,考点11:知道液化的概念与方法 a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法:_;_。 (3)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4)作用:_。,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放热,4(2017临沂)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

5、,需要吸热的是 ( ),A,5(2016温州)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如图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 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时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汽化,高频点1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图像的分析 例1 (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 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 (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 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

6、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C,【解析】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甲可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小于1,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凝固结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016淮安)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 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

7、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B,高频点2 液体蒸发制冷作用 例2(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B,【解析】冰箱的作用是制冷,“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吸热,具有制冷的作用,使食物温度降低,食物就不容易变质,故B正确。故选B。,2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

8、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蒸发,吸收,减少,【解析】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变成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吸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温度降低,这部分空气的内能减少。,高频点3 物态转化辨析 例3 (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C,【解析】沙土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薄膜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杯中。故选C。,3(20

9、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B,【提醒】“白气”的成因。 例4 (2017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

10、凝固放热,A,【解析】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A。,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提醒】凝固点概念的理解。 例5 (2014常德)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

11、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C,【解析】本题考的是物态变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据此可得答案。,例6 (2016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4,(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

12、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先降低后升高,【解析】(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2)分析图像可知,小明所测盐水在4凝固,则该盐水的凝固点是4;(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4)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低

13、于0,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盐水冰块。,1(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D,2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D,【解析】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3(2017山西)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

14、要成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B,4(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A,5(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6(20

15、16西宁)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第6题图,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7(2015滨州)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解析】制冷剂R600a在室内由液态变

16、为气态属汽化,汽化时吸热,在室外由气态变成液态属液化,液化时会放热;制冷剂在室外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由气态变为液态达到散热的目的。,放热,压缩体积,8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填图中“a”、“b”、“c”或“d”)。,c,第9题图,b,d,【解析】仅增加水的质量,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水的质量不变,则水温度升高速度相同,但沸点升高,所以应为b;

17、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且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9. (2016宿迁)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9题图,(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小于,第9题图,【解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图乙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18、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物质在t1到t2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在t1时的内能小于t2时的内能。,10(2016北京)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第10题图,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合理即可),11(2017云南)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

19、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第11题图,(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正确,凝华,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_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_,体积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增大,低于,正确,C,增大,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