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17715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 孟子二章学案苏教版学习内容鱼我所欲也第 1 学时1. 积累文言词语。2. 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学习目标3.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学习 重难点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自习:1.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学常识填空。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教育家,是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 给下列词语注音。箪()蹴()3. 解释句子中的通假字。乡为 身死而不受故患有所不辟也今为所识穷

2、乏者得 我而为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一箪 食,一豆 羹故患 有所不辟也万钟 于我何加 焉5. 翻译下列句子。)羹()死亦我所恶此之谓失其本心蹴尔而与之所恶 有甚于死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困惑?二、预习展示1.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2. 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1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三、课堂自习1. 学生自由对照注释阅读,理解课文内容。2. 组内交流。3. 自由质疑、师生讨论释疑。4. 梳理归纳或重点提示。5. 疏通翻译每段内容。6. 齐

3、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四、交流展示:1.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2.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拓展延伸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用一段200 字左右的文章表述你的观点。五、反馈检测:(一)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2.蹴尔而 与之, 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3.所欲有甚于 生者万钟于 我何加焉4

4、.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二)通假字解释。辟辩得欤向(三)翻译句子。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2.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四)简答题。1.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3. 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新世代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

5、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 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

6、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3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

7、供参考学习!学习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 1 学时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习目标2.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4.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重难1.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2.学习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点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预习1. 积累生字词。(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文。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注意特殊字词的用法和含义)2. 诵读课文,了解“孟子”及孟子。(进一步读课文,声音要洪亮,读出节奏,读出气势;可一人读,也可合作)3. 思考:本文的中

8、心论点又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的?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看法?4. 自由交 流,解决疑难。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还不懂的可以查资料、问老师。二、导学过程1. 展示关于孟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的内容。(注意和孔子思想的传承以及不同之处)2. 展示正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注意:(1)读音;( 2)停顿;( 3)语气。(注意多音字和句子结构上的划分问题)3. 展示课文内容理解,翻译课文,注意知识重点(如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于”“其”等字的解释)和重点句子(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4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翻译。(要先利用注释来翻译,不要过分依赖资料,要尽量在翻译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理解文意、贯通文意的能力,要真诚地向老师、同学求教,解答心中疑难。)4. 展示对课文论证观点的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的?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看法?(注意论点呈现的方式和位置;对于作者的观点要辨证地接受。)三、巩固达标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 动心忍 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空乏 其身()舜发

10、 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苦其心志()人恒 过()2. 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4.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5. 孟子在文章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学习反思:5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知识链接: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

11、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1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

12、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3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4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5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6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7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偶像的黄昏8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确实可靠9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

13、懦。阿雷蒂诺10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J?雷英国谚语11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12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伊索寓言6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孟子二章巩固达标1、所以:用来 ( 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 ;忍:使坚韧 ;作:奋起,有所作为 ;举: 被举用,被选拔出:在外面,指国外;于:给;空乏: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发:指被任用;起:被任用;士:狱官;于:在;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恒:经常。2、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法家拂士敌国外患4、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5、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