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22107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七年级生物(下)第三章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45 分,请将唯一正确的一个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2、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A 、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B、 气体交换的场所C、 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D、 气体进出的通道3、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C、鼻、咽、口腔、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4、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吼的入口D、环状软骨扩大5、痰生成

2、的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有“ C”形软骨支架B、 肌肉较松驰C 、气管壁较硬D、 周围有肌肉牵拉7、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声带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鼻黏膜会厌软骨鼻毛A、B、C、D、8、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 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 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 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 2 厘米B、 8 厘米C、 10 厘米D、 12 厘米9、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温度升高水分增加氧气含量略增氧气含量大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B、C、D、10、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

3、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是:3100 毫升、 3800 毫升、 3600 毫升。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该是()A.3100 毫升B.3500 毫升C.3600 毫升D.3800 毫升11、下列有关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液分布,所分泌的黏液可以黏住灰尘12、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1 层B.2 层C.3 层D.4 层13、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A. 肺与

4、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4、体育课进行100 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15、下列关于肺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最细的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C、在呼吸过程中,肺泡里总是氧气最多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16、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杀死细菌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C、鼻黏膜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D、

5、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17、人在平静吸气时,胸廓容积的扩大是由于()A、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舒张的结果B、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收缩的结果C、肺本身自动扩张的结果D、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同时舒张的结果18、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9、浅而快的呼吸,对人体不利,其原因是()A. 体内缺氧,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B.体内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

6、兴奋C. 体内氧多,呼吸中枢受抑制D.肺泡内的弹性纤维功能下降20、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A、工业区居民B、被动吸烟者C、交通警察D、园林工人21、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 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22、下列有关吸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烟中含有烟碱,对气管和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B、长期大量吸烟的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提高C、吸烟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D、烟中有大量的兴奋剂,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23、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洁、新鲜

7、和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 ( )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24、散步和慢跑属于()A、森林浴B、有氧运动C、高压氧治疗D、贫血病治疗25、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26、进入血液的氧, 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A. 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27、呼吸的意义是()A. 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C. 分解有机物,释

8、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28、以下活动需要能量最少的是()A打篮球B散步C慢跑D坐2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B、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 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 平方米C、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30、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A、赤潮 B 、沙尘暴 C 、温室效应 D 、酸雨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 (4 分 )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 和 _两部分组成的,其中_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 2 分)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9、_ ,有效措施是_ 。3、 (4 分 ) 痰是由气管内表面的_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_、细菌等和 _一起送到咽部,通过_排出体外,因此不能_吐痰。4、( 4 分)在测量胸围差时,要先让受测者_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_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出胸围差数值。像这样测_ 次,并算出 _值,此值即受测者的胸围差。5、( 6 分)小万为了便于记忆呼吸运动的过程,自编了下面的“顺口溜”,你能解释它吗?顺口溜: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解释:当 _ 收缩时, _ 扩大,氧气进入 _。当 _舒张时, _缩小, _排出。6、( 10 分)依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2)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的场所。( 3)图中 5 是 _,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 _,其外壁由一层_ 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 _,有利于与血液进行 _。7、(10 分)右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在 _,B 图表示在 _ 。(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_,使胸腔容积 _,肺随着 _,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_,气体便被吸入。(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_,使胸腔容积 _,肺随着 _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_ ,气体便被排出。8 (10 分 ) 下面三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

11、水游泳三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 1)曲线 1 表示的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2)曲线 2 表示的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呼吸深度()。( 3)曲线 3 表示的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4 曲线()消耗的氧气最多。9、( 5 分)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 _,向乙瓶 _ 。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边浑浊的是_瓶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_ 乙瓶的作用

12、是( 3)。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45 分)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号答BBDCCACDCBBBABC案题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号答DBAADCDBBDDCDAC案二、非选择题(共55 分,每空1 分)1、呼吸道,肺,呼吸道,肺2、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3、纤毛,尘粒,黏液,咳嗽,随地4、深,深,三,平均5、膈肌,胸廓,肺,膈肌,胸廓,二氧化碳6、( 1)呼吸道,肺( 2) 6 肺,气体交换( 3)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气体交换7、( 1)呼气,吸气( 2)收缩,增大,扩张,下降( 3)舒张,减少,缩小,上升8、( 1)睡眠,慢,浅( 2)长跑,快,深( 3)潜水游泳,最慢,深9、( 1)吸气,吹气( 2)乙( 3)(甲)作为对照实验, (乙)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4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