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故事.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29054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教育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教育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教育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教育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教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教育故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教育故事教育故事可以理解 与教育有关的故事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育故事具有完善道德人格、 激发精神动力、 引导人生规范行为的德育价值。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古代教育故事: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 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不行 !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

2、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 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古代教育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 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

3、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 避席 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 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 孝经。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 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 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这就是曾子避

4、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古代教育故事: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 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 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 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 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 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 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 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

5、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 就是出自这个典故。古代教育故事:舜之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和睦九族、 稳定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谈到孝,首推上古明君舜帝,他以感天动地的个人言行, 诠释了孝的文化内涵, 以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使 孝 这种理念深入人们头脑,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因而被推崇为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源头, 尊称为 百孝之首 、道德始祖 、文明之元 。舜之孝道,可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人子之孝:忍害尽孝,顺侍父母,不失子道舜生于诸冯 (即今诸城市诸冯村 ),在被举荐于尧之前,只是一名普通百姓。舜父瞽叟,是一个不明事

6、理很顽固的人。舜很小的时候,生母就过世了,父亲再娶。后母生了个弟弟叫 象, 象狂傲骄纵。舜对生父继母非常孝顺。 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人却经常联合起来谋害他。舜一方面设法化解危险,一方面又忍辱负重,坚持侍奉父母,竭力使家庭和睦。每当受到父母的责难,舜心中第一个念头是: 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让他们生气 ! 于是他更加细心检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刁难,他不仅能包容,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 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 人们看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孝顺,都很感动,对舜非常敬重。在四岳举荐下, 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以观察舜的德行操守。二女明理贤慧,小心侍奉公婆,操持家务农事井然有序。即使遭遇涂廪、填井等危险之后,舜和二女仍然恭敬有加地奉侍父母,对待弟弟,好像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舜此时的身份是平民,他的这种孝,可称之为 庶人之孝 ,突出特点一个字:顺。主要表现在孝行上。他的行孝之艰难,让人感叹唏嘘;他的孝心之坚贞,让人油然敬佩 ;他对父母的 敬和对弟弟的 悌 让人难以企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