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33195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线增益、传输环境与通信距离的关系一个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的通信距离是由组成该系统的各个设备及通信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下述通信距离方程表示。如果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工作波长为。接收设备接收机的灵敏度为PR,接收天线增益为 G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在可视距离内,在环境无电磁干扰时,有以下关系:PT(dBm)-PR(dBm)+ GT(dBi)+GR(dBi)=20log4pr(m)/l(m)+Lc(dB)+ L0(dB)式中, Lc 是基站发射天线的馈线插损;L0 是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在系统设计时, 对最后一项电波传播损耗L0 要留有

2、足够的余量。一般经过树林和土木建筑大致需要有1015 dB余量 ; 经过钢筋水泥楼时需要有3035 dB 余量。对于 800MH、900ZMHzCDMA和 GSM频段,通常认为手机的接收门限电平约为 -104dBm,而实际的接收信号至少应高出10dB,才能保证达到要求的信噪比。实际上,为保持良好的通信,往往按接收功率为 -70 dBm 来计算。设基站有如下参数:发射功率为PT =20W=43dBm;接收功率为PR=-70dBm;馈线的损耗为2.4dB (约为 60 米的馈线)手机接收天线增益GR=1.5dBi;-可编辑修改 -。工作波长 =33.333cm ( 相当于频率 f0=900MHz)

3、;上述通信方程将变为:43dBm-(-70dBm)+ GT(dBi)+1.5dBi=32dB+ 20logr(m) dB +2.4dB+传播损耗 L0114.5dB+ GT(dBi) -34.4dB = 20logr(m)+传播损耗 L080.1dB+ GT(dBi) = 20logr(m)+传播损耗 L0当上式的左侧值大于右边值,即:GT(dBi) 20logr(m)-80.1dB+传播损耗 L0不等式成立时,可认为能保持系统的良好通信。如果基站采用全向发射天线,增益为GT=11dBi,收、发天线距离 R=1000m;则通信方程进一步变为 11dB 60-80.1dB +传播损耗L0,即在传

4、播损耗L031.1dB 时,在 1 公里距离内就能保持良好通信。在上述同样传播损耗条件下如果发射天线增益GT=17dBi,即提高 6dBi ,则通信距离可增加一倍,即 r=2 公里。其它可依此类推。但应注意,增益 GT为 17dBi 的基站天线只能是波束宽度为30 、65或 90等的扇形波束覆盖,而不能保持全向覆盖了。另外如果在上述计算中是发射天线增益GT=11dBi 保持不变,但传播环境改变,传播损耗L0=31.1dB-20dB=11.1dB ,则这减小的20dB 传播损耗会使通信距离提高十倍,即r=10 公里。而传播损耗项与周围的电磁环境有关,在城区,高层建筑多而密集,传播损耗大,在郊区农村,农舍低矮稀疏,传播损耗小。因此即使通-可编辑修改 -。信系统的设置完全相同, 由于使用环境的差别也会使它的有效覆盖范围不同。所以在选择全向、 定向天线和高增益或低增益天线形式时,必须根据移动通信网络及应用环境的具体情况考虑运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基站天线。-可编辑修改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可编辑修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