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4905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 立志②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_17.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据此,本课以感受神奇为主线,以朗读和想象为手段,以复述表达为目的,在发展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所以,第二课时教学仍应重视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内容分析女娲补天是第14单元“立志”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故事分为两大部分

2、:人类遭受灾难和女娲补天的经过,语言简洁,想象丰富,适合讲述。其中补天经过又分为选石、熔石、补天、立柱四个情节,可以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同时,神话故事对各种离奇事物的解释,能够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因此,本课着力引导学生发展想象,发展学生关联式思维,渗透阅读神话的方法。3.学习者分析指向题目及学生表现数据分析策略写字一课时之后写生字。95%写正确。33%关注汉字形体美。学生对汉字结构把握不好。二次指导阅读起点正确率:93%大多数孩子在课外都读过神话。神奇的情节吸引学生,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点。83%的学生不能从“人神合一”的角度感知人物形象,感知“立志”主题。借助想象关联阅读 内容37

3、%女娲的补天的神奇。63%灾难描写的神奇。主旨59%母性光辉。24%女娲神奇的力量。17%女娲“人神合一”。质疑22%五色石子。21%词语意思。47%站在现实的角度向神话提出质疑。10%没有问题。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敬佩女娲拯救人类的志向和坚忍的意志。2.借助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决心”“天塌地陷”等词语的意思,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和魅力,渗透读神话的方法。3.复习巩固生字新词,关注汉字形体美。4.练习抓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教学重点:借助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决心”“天塌地陷”等词语的意思,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和魅力,渗透读神

4、话的方法。教学难点:1.敬佩女娲拯救人类的志向和坚忍的意志。2. 练习抓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整体感知1. 想象画面读:喷涌而出 天塌地陷 烈焰飞腾2. 语境中写字,二次指导“缺”“破”。3. 思考:第一组词语与第二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小结:第一组词语描写的灾难是第二段文字补天的原因,连起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此环节,我将汉字整合,让词语与理解相结合,与应用相结合,与积累相结合,既复习了字词,又感知了内容。二、关注阅读初体验 确定阅读方向1.自由读文,说

5、一说文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并说一说理由。2. 预设学生会从灾难场面、女娲用神力补天和巨龟脚代替天柱几方面反馈。小结:看来吸引你们的都是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一些神奇的地方,这正是神话的特点呢!让我们细读这个故事,感受它的神奇吧!【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学生的“阅读初体验”为教学起点,紧扣学生的体验感悟设计教学环节,以学定教,确定阅读方向。三、打开阅读思维 体会神奇 (一)活动一:紧扣想象 感受神奇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最触动你的词语,说说为什么。学生会抓“喷涌而出、天塌地陷、烈焰飞腾、末日”等词语从两个角度谈理解,既感受了人类面临的灾难,又体会了神奇。(板书:抓关键词)2.想象画面读。(1)指名读,边

6、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教师指导:刚才复习词语的时候,我们就关注到这些词语带给我们很强的画面感,想象着画面,你会读得更好。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板书:想象)3.借助填空形式,尝试使用文中四字词语复述灾难语段。4. 出示金钥匙,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积累成语、运用成语。【设计意图】这种看似朴素、简单的教学环节,加强了学生的朗读实践,在想象神奇的同时,记住文本中的关键文字,从背慢慢转为复述。(二)活动二:梳理经过 理解神奇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为了补天,女娲做了哪几件事?画出相关语句,用“女娲_。”的句式说一说。1.学生反馈后指导:女娲架起火堆和女娲

7、把石子熔成石浆是一件事,应合并。2.指名读四步骤,整体感知四个步骤。3.自主提炼概括补天经过的词语,教师指导并顺势板书:选石熔石补天立柱4.记在书旁,渗透批注。【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梳理事件,然后用词语概括批注,由句到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补天的过程有了整体感知,为下一环节想象补充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做铺垫。(三)活动三:启发想象 创编神奇1.创造想象 感受艰辛(1)重点指导课前疑问“选五彩石”部分。出示资料,解答前测疑惑:想象补充情节:孩子们,女娲会到哪些地方找石头,是怎样找的?预设: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仔细分辨。 她

8、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悬崖边,看到峭壁上有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小心翼翼地去拿。 她来到了枫树林,在一棵树下仔细地找,终于在一堆石子中找到了很小的一块红石。(2)自主选择情节,创造想象:女娲是怎么做的? 体会女娲补天经过的神奇。2.关联阅读,感悟“人神合一”的人物形象。(1) 出示: 女娲是人类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女遭受这样的苦难,她心如刀割,决心修补好残破的天空。学生抓“心如刀割”、“决心”指导读出要拯救人类的坚定决心。(2)勾联立柱的行为,顺势点明女娲的志向不仅在补天,更是要拯救人类。3. 小组“滚雪球”复述故事:(1)要求:四人一组,前一个同学说一句,后一个同学重复前一个同学的话,再自己说一句。(

9、2)按照评价表,小组内互评。(3)小组汇报,全班手势评价。小结:人们想象着创作神话,我们就想象着把神话读懂了!【设计意图】这个版本的教材只用两段简短的文字就把补天的过程写了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既构建了语言,也发展了思维,理解了女娲的神性与人性。同时,抓住女娲补天的想象点,以游戏形式进行复述,加入评价,学生逐步学会抓情节和重点语句,加上体态语复述故事,最终突破了难点。四、把握文体特点 拓展神奇1.过渡语渗透神话产生原因,激发探究兴趣。教师过渡:其实,神话就是这么口口相传,到了现在。传人类早期,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导致人民生活颠沛流离。除了人为战争的破坏,人类也会遭

10、受寒冷、疾病甚至重大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没办法改变现实,所以就特别希望出现一种神奇的力量来拯救他们。所以,向女娲这样的英雄人物就出现了,是不是很神奇?2.回顾课文,师生共同完成表格。3.梳理其他故事,填表渗透文体特点。题目时间词灾难人物事件女娲补天相传在遥远的古代天塌地陷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模糊一片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远古的时候草木庄稼枯死,百姓无食可吃,猛兽祸害人间。后羿射日预设:时间都是很久以前;题目都是谁干什么的结构;人物都有神力;志向都是拯救人类教师小结:一场灭顶之灾,一个神力无穷的英雄人物,创造一个奇迹,这就是一个神话故事最大的神奇。【设计意图】此环节,在渗透神话故事的创

11、作源泉后,对比发现神话文体的特点,培养文学文化素养。五、布置作业1.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2.参加“做神话故事传承者”活动,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将讲故事视频上传到校内外平台。六、板书设计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教学设计特色:一、着眼阅读能力 发展思维紧紧抓住文体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体会灾难的深重。用关联式阅读代替品词析句的教学模式,体味女娲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感悟她崇高的人物形象。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二、着眼终生素养 开展活动神话这类文体为打开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教学时,我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聚焦学生的问题,通过三次有效的学生活动,在发展学生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三、重视能力发展 传承文化 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先后搭建了三次复述的平台,让学生在用语言思维、用语言审美、用语言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给学生一把读神话的钥匙,教一篇带多篇,在大量的阅读中让学生感受神话的魅力,传承祖国的文化。教学反思:课上,有一位女同学对复述故事产生畏难情绪,受到了组员的催促,因此哭了鼻子。这名女生正是平时在班中比较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4人小组成员水平不一、动力不一、机会不一、成功体验不一,所以我应该在平时的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轮流承担“滚雪球”的4号,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以达到人人都能复述故事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