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平衡煤耗.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6199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平衡煤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反平衡煤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反平衡煤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反平衡煤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反平衡煤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平衡煤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平衡煤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反平衡煤耗: 123/(锅炉效率反 *0.985* 汽轮发电机效率) 0.985 管道效率2.锅炉效率反:100-(排烟温度-送风温度)*(21/(21-氧量 )+0.11)*3.55+0.44)/100+(326.82*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 *(0.04* 炉渣可燃物 /(100- 炉渣 可 燃 物 )+(0.96*飞 灰 可 燃 物 /(100- 飞 灰 可 燃 物 )*100/入 炉 燃 煤 低 位 发 热 量/1000)+(1025*0.2/炉 蒸 汽 流 量 )+(0.9504* 入 炉 燃 煤 收 到 基 灰 分 *0.04*(600- 送 风 温度 )+(0.8081+0.

2、00293*排烟温度 )* 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 *0.96*(排烟温度 - 送风温度 )/ 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0)-0.4 0.4 为制造预度 / 未计损失2.1排烟损失: (排烟温度 - 送风温度 )*(21/(21-氧量 )+0.07)*3.55+0.44)/100 0.07 空预器漏风系数 3.55 , 0.44为系数2.2散热损失: 1025*0.2/炉蒸汽流量2.3机械不完全热损失:(326.82* 入炉燃煤灰份*(0.04* 炉渣可燃物 /(100-炉渣可燃物 )+(0.96* 飞灰可燃物 /(100- 飞灰可燃物 )*100/ 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 /1000) 326.8

3、2 为系数 0.04 为炉渣份额; 0.96 为飞灰份额2.4灰 渣 物 理 热 损 失 : (0.9504*入 炉 燃 煤 收 到 基 灰 分 *0.04*(600-送 风 温度 )+(0.8081+0.00293*排烟温度 )* 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0.96*( 排烟温度 - 送风温度 )/ 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0 0.9504 、 0.8081 、 0.00293 为系数 0.04 为炉渣份额; 0.96 为飞灰份额送风温度为送风机入口风温,近似认为环境温度.3. 汽轮发电机效率: 3600/ 热耗率3.1热耗率: (总耗热量 * 运行小时 - 供热量 *1000)/( 发电量 *

4、10000)*10003.1.1总 耗 热 量 : 炉 蒸 汽 流 量 *f_enth( 机 主 汽 压 力 , 机 主 汽 温 度 )+ 冷 再 蒸 汽 流 量*(f_enth(机再热汽压力,机再热汽温度)-f_enth(高缸排汽压力,高缸排汽温度)+ 再热减温水流量 *(f_enth( 机再热汽压力,机再热汽温度)-f_enth(再热减温水压力,再热减温水温度)+ 补水量 *4.1816*补给水温度- 炉给水流量*f_enth(炉给水压力,炉给水温度)-( 一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 二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f_enth(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度)3.1.2冷再蒸汽流量:炉蒸汽流量-

5、汽封漏气量 - 汽机一抽汽流量- 汽机二抽汽流量3.1.2.1汽封漏气量: 13* 发电量 /( 运行小时 *32.5)+4.0723.1.2.2汽机一抽汽流量:4.1816* 炉给水流量*( 一号高加出水口温度- 二号高加出水口温度 )/(f_enth( 一号高加进汽压力 ,一抽气温度 )-4.1816* 一号高加疏水温度 )3.1.2.3汽机二抽汽流量:4.1816*( 炉给水流量 *( 二号高加出水口温度- 二号高加进水口温度 )- 汽机一抽汽流量*( 一号高加疏水温度- 二号高加疏水温度)/(f_enth(二号高加进汽压力,二抽气温度 )-4.1816*二号高加疏水温度)高加疏水温度用

6、的是4 月 4 日前平均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 简化建议4.1不考虑灰渣物理热损失4.2冷再蒸汽流量:0.84* 主蒸汽流量或(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 -290* 沧热#1 机组 _实际 _平均负荷 _日加权平均 /60).1. 反平衡煤耗: 123/ (锅炉效率反 *0.985* 汽轮发电机效率) 0.985 管道效率2. 锅炉效率反: 100-(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送风温 度 _ 日 加 权 平 均 )*(21/(21-沧 热 #1机 组 _ 实 际 _ 氧 量 _ 日 加 权 平均 )+0.11)*3

7、.55+0.44)/100+(326.82*沧 热 _ 实 际 _ 入 炉 燃 煤 收 到 基 灰 分 _日 加 权 平 均*(0.04*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渣可燃物 _日加权平均 /(100-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渣可燃物 _日加权平均 )+(0.96*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飞灰可燃物 _日加权平均 /(100-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飞 灰 可 燃 物 _ 日 加 权 平 均 )*100/沧 热 _ 实 际 _ 入 炉 燃 煤 低 位 发 热 量 _ 日 加 权 平 均/1000)+(1025*0.2/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 )+(0

8、.9504*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 收 到 基 灰 分 _ 日 加 权 平 均 *0.04*(600-沧 热 #1机 组 _ 实 际 _ 送 风 温 度 _ 日 加 权 平均 )+(0.8081+0.00293*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 _日加权平均 *0.96*(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_送风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_日加权平均/1000)-0.4 0.4 为制造预度 / 未计损失2.1排烟损失: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

9、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送风温度 _日加权平均 )*(21/(21-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氧量 _日加权平均 )+0.07)*3.55+0.44)/100 0.07 空预器漏风系数 3.55 , 0.44 为系数2.2散热损失: 1025*0.2/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2.3机械不完全热损失:(326.82*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灰份_日加权平均 *(0.04*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渣可燃物_ 日加权平均/(100-沧热 #1机组 _实际 _ 炉渣可燃物 _ 日加权平均)+(0.96*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飞灰

10、可燃物 _日加权平均 /(100-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飞灰可燃.物_日加权平均 )*100/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_日加权平均 /1000) 326.82 为系数 0.04 为炉渣份额; 0.96 为飞灰份额2.4灰渣物理热损失:(0.9504*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_日加权平均 *0.04*(600-沧热#1 机组 _实际 _送风温度 _日加权平均 )+(0.8081+0.00293*沧热 #1机组 _实际 _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收到基灰分_日加权平均 *0.96*(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排烟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11、沧热 #1机组 _实际 _送风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 _日加权平均/1000 0.9504 、 0.8081 、 0.00293为系数 0.04 为炉渣份额;0.96 为飞灰份额送风温度为送风机入口风温,近似认为环境温度3. 汽轮发电机效率: 3600/ 热耗率3.1热耗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总耗热量 _日合计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运行小时 _日合计 -沧 热 #1机 组 _ 实 际 _ 供 热 量 _ 日 合 计 *1000)/(沧 热 #1机 组 _ 实 际 _ 发 电 量 _ 日 合 计*10000)*10003.1.1总耗

12、热量: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 *f_enth(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机主汽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机主汽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冷再蒸汽流量 _日加权平均 *(f_enth(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机再热汽压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机再热汽温度_日加权平均 )-f_enth(沧热 #1机组 _实际 _高缸排汽压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1机组 _实际 _高缸排汽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f_enth(沧热 #1机组 _实际 _机再热汽压

13、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机再热汽温度_日加权平均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压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补水量 _日合计 *4.1816*沧热 #1 机组 _实际_补给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流量 _日合计 *f_enth( 沧热 #1机组 _实际_炉给水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一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二级

14、过热器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过热减温水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过热减温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3.1.2 冷再蒸汽流量: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封漏气量 _日合计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机一抽汽流量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机二抽汽流量 _日加权平均3.1.3汽封漏气量: 13*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发电量 _日合计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运行小时_日合计 *32.5)+4.0723.1.4汽机一抽汽流量:4.1

15、816*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流量 _日合计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一号高加出水口温度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二号高加出水口温度 _日加权平均)/(f_enth(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一号高加进汽压力_日合计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一抽气温度 _日加权平均 )-4.1816*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一号高加疏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3.1.5汽机二抽汽流量:4.1816*(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流量 _日合计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二号高加出水口温度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二号高加进水

16、口温度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机一抽汽流量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一号高加疏水温度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二号高加疏水温度_日加权平均 )/(f_enth(沧热 #1 机组 _实际_二号高加进汽压力_日合计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二抽气温度 _日加权平均 )-4.1816*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二号高加疏水温度_日加权平均 )高加疏水温度用的是4 月 4 日前平均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 锅炉效率正:100*(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蒸汽流量 _日合计 *f_enth(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过热汽压力

17、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过热汽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流量 _日合计*f_enth(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冷再蒸汽流量 _日加权平均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再热汽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再热汽温度_日加权平均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_高缸排汽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高缸排汽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18、 _实际 _一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 +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二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f_enth(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过热减温水压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过热减温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流量_日合计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_炉再热汽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再热汽温度_日加权平均 )-f_enth(沧热 #1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压力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再热减温水温度_日加权平均 )+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排污水量 _日合计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包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汽包温度 _日加权平均 )-f_enth( 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压力 _日加权平均 ,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炉给水温度 _日加权平均 )/(29271*(沧热 #1机组 _实际 _磨煤机给煤量 _日合计 *沧热 _实际 _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_日加权平均 /29.271+沧热 #1 机组 _实际_耗原油 _日合计 *10/7)/沧热 #1 机组 _实际 _运行小时 _日合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