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7810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2.熟悉本病的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 3.了解再障发病机制。,目的和要求,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3,讲授主要内容,AA的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4,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出血、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 分为 非重型再障(non-severe

2、 aplastic anemia,NSAA),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5,病 因,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 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 化学因素:氯霉素、苯 放射线 免疫异常,装修房子,新家具等,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6,发病机制,1. 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CD34细胞 CFUS,CFUGM集落形成能力 2. 造血微环境损伤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生长差 血窦破坏,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7,3. 免疫异常 Th1细胞、CD8T抑制细胞 CD25T细胞、TCRT细胞 IL2、IFN 、TNF,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8,种子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虫子(气候) 免疫因素,

3、土壤 造血微环境异常,近年认为AA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T细胞功能亢进,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9,临床表现,快速进展的贫血 感染、发热 广泛出血 ,颅内出血危险,重 型 再 障,非重型再障: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0,实验室检查,SAA呈重度全血细胞 WBC2109L N0.5109/L PLT20109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NSAA:达不到SAA的程度,一.血象,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1,NSAA血象: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和血小板。,SAA血象: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白细胞仅见一个淋巴细胞。 血小板极少。,内科学再

4、生障碍性贫血,12,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巨核细胞缺乏 淋巴细胞、非造血细胞比例 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造血组织25,脂肪细胞75(正常11),二. 骨髓象,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3,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 重度减低。,N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 减低。,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4,SAA骨髓象:骨髓造血岛呈空网状,仅见成纤维细胞(1)、 淋巴细胞和大量网状纤维,未见造血细胞。,NSAA骨髓象:淋巴细胞较多,可见中性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晚幼红细胞核高度致密,浓缩呈“炭核”样。,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5,正常骨髓组织,再障骨髓组织,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6,

5、三.发病机制检查,CD4CD8 T细胞,Th1:Th2 T细胞 血清IL2、IFN 、TNF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 骨髓铁染色示贮铁,NAP染色强阳性,溶血 检查均阴性。,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7,诊断标准,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一般无肝、脾肿大 骨髓多部位增生,骨髓活检造血组织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Fanconi贫血 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白细胞不增高性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诊断,与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19,发作性睡眠

6、后血红蛋白尿 血Ham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阳性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阳性 骨髓或外周血CD55、CD59细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进行性贫血和或伴有出血、感染。部分患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肿大程度多不显著。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偶可有白细胞增多。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巨大红细胞、小巨核细胞或其他病态细胞。 2.骨髓象:增生大多明显活跃,少数呈增生低下。至少有二系病态造血:如粒、红细胞类巨幼样变、小巨核细胞

7、增多等。 3.骨髓活检:多与骨髓象相似,有时可发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4.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异常者约半数以上,常见的有5q-, -7,+8等。 5.造血祖细胞培养: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1,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2,治 疗,1支持治疗 预防感染 防止出血:输注血小板制剂 纠正贫血:成份输血 2对症治疗 控制感染 护肝药物,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3,ALGATG:马 ALG 1015mg/kg5天 兔 ATG 35mg/kg 5天 环孢素A:35mg/kg/d 注意肝、肾损害 其他:甲泼尼龙,3.免疫抑制治疗,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4,雄激素治疗 康力龙 2mg tid 安雄 40mg tid 造血生长因子 GMCSF、GCSF、EPO,4.促造血治疗,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5,5.造血干细胞移植,40岁以下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有合适供体 SAA患者,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6,重型再障的治疗策略,内科学再生障碍性贫血,27,复习思考题,1.再障的诊断标准及再障分型的诊断依据。 2.再障的治疗原则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