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9775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4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_6.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

2、萄沟的。3、引入课题,齐读课题。4、绕题质疑:对于吐鲁番的葡萄沟你想了解些什么?预设:吐鲁番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葡萄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吐鲁番的葡萄什么样?葡萄干是如何制成的?5、(出示)自探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时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6、指读提示。7、学生自学。 师提示:请同学们先完成第一项任务。 这项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下面请完成第二项任务。二、解疑合探1、你认为在读课文时,哪些词语容易读错?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 呵护 玛瑙 赫赫有名 颠簸

3、尘埃2、这篇课文到底讲了关于葡萄沟的哪些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吐鲁番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葡萄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2、文中是怎样写的?3、文中是这样写的;写吐鲁番:吐鲁番是一个盆地,低于海平面,气候干燥炎热,常年酷暑难耐,但紫外线不强。千百年来,吐鲁番靠着著名的坎儿井饮水工程,将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从几十千米外的天山脚引到吐鲁番。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吐鲁番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吐鲁番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板书:气候特征地理位置)4

4、、吐鲁番的葡萄沟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所画的句子;进入吐鲁番,公路两旁农家庄园的葡萄架上爬满了葡萄藤。这真是一个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除了葡萄还是葡萄。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呀!天啊这实在是太壮观啦!“这一段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无比惊喜。) 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由此可知,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之多。)葡萄沟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从“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可见葡萄园之大。由此知道,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其间流露出作者无比的惊喜与赞美。

5、沿途还可以看到许多砖砌的房子,形状是标准的长方形,各侧面从屋顶的位置到墙根都开了排得整整齐齐的的小洞。(这就是葡萄晾房。)过渡:葡萄是吐鲁番的特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1、交流画出的作者描写葡萄藤的句子。它们张开嫩绿的销售,轻轻地呵护着一串串的“绿玛瑙”。 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葡萄藤对葡萄的爱护。)玛瑙:一种玉石,“绿玛瑙”代指什么?(代指像玉石一样的绿葡萄。) 新疆的葡萄大多是绿色的,葡萄长廊里的葡萄更是清一色的优质绿葡萄,什么“无核白”呀,“马奶子”呀,一颗颗都晶莹发亮,玲珑玉润,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颗。 (板书:绿葡萄)2、过渡:新疆的葡

6、萄真是让人一见就馋涎欲滴,可每一个种葡萄的人家建的小屋与这些可爱的葡萄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交流制作葡萄干的过程,了解晾房的作用。 (板书:葡萄干)3、参观了吐鲁番的葡萄沟,看了葡萄沟的葡萄,作者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想法”出示最后一段,引领学生齐读。 看了作者的体会,我们肯定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参观感受,大 家来谈一谈。(学生自由交流感受,表达对葡萄沟的喜爱 赞美。) (四)总结: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三、质疑再探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大家回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独特之处,想象对于文章还有哪些疑问?1、文中提到的“坎儿井”指什么?2、第二段提到了晾房,可为什么不在此说明晾房的作用,导游为何笑而不答?四、拓展运用1、学了本课,你想给自己设计什么样的作业?2、同学们,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请同学们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