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9930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 P112 114 的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本节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这个题材,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不断调整,解题策略,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 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到假设法和方程法的一般性,并能

2、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3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 : 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 ),卡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可编辑修改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 让学生投入解

3、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之间交流, 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尽力放手的同时,还要多注意启发、点拨,让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各自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课前师生一起念儿歌: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4、8 条腿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 12 条腿师:看来动物身上隐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数学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顾名思义,就是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 在这两只动物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编辑修改 -。呢?(请看大屏幕)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出示例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1、学生默读此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 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2、尝试列表法(1) 猜想师: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2)验证:师:到底谁猜对了

5、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生算出脚的只数)(3)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大家如果能够把刚才的猜想按照一定的顺序列成这样的表格(大屏幕出示表格) ,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各项表示的含义。(4)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5)师:像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叫列表法。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4、尝试假设法和方程法。( 1)这种列表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数字较大,做起来就太花时间了,有没有更简便一点的办法了?小组之间讨论探索一下, 并用算式记录你的讨论结果。( 2)汇报交流(在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同时,老师逐一进行多媒体-

6、可编辑修改 -。演示)假设法(一)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就有 8 2 16 只脚,这样就还剩 26-16 10 只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 2 只脚,多出来的 10 只脚够给假设的 10 2 5只鸡再添上 2 只脚成为兔,所以有 5 只兔。笼子里就有 8-5 3 只鸡假设法(二)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么就有 8 4 32 只脚,这样就多了 32-26 6 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 2 只脚,给假设的 623 只兔去掉 2 只脚,成为鸡,所以有 3 只鸡。笼子里就有 8-3 5 只兔。方程法:等量关系式:鸡的脚数 + 兔的脚数 =26 只脚解:设兔有 X 只,则鸡有( 8X)只4X+2 (8-X ) 2

7、65、小结交流,归纳方法问: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一般都能适用?-可编辑修改 -。师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可以列方程。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了,列表法则不实用,而假设法和代数法就具有一般性, 不管是数据较大时或数据较小时都可用到这两种方法。6、运用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出现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1)其实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录了“鸡兔同笼”的问题。 (电脑出示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

8、么意思吗?(生试着说说)( 3)师肯定学生说法后,课件出示题意: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4)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解答“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 5)交流订正,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 6)想知道古人在解答这道题时是怎么做的吗? (电脑“阅读资料”,了解“抬脚法”。)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也类似。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 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1、有龟和鹤共40 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 条,龟和鹤各有几只?师: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扬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可编辑修改 -。古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2、有 1 角和 5 角的硬币共 10 枚,一共是 4.2 元,你知道 1 角和 5角的硬币各有几枚吗?交流订正,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1、总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个随机的评价。2、延伸: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只要我们留意观察,一定会收集到很多这样的问题。那么下去以后,同学们就把生活中的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收集起来,好吗?-可编辑修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