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61594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眼睛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延伸和拓展。学习本课重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热情,本节课通过提问设疑、教师演示、学生独立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要通过模拟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成像形成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节课需要1个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结构;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望远镜、照相机模型的制作过程,了解其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

2、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望远镜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教学准备: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剖开的)多媒体教学投影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 2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f=3.5cm、f=8cm各一个) 一个

3、小手电筒(玻璃片上粘有透明桃花图案) 口径大小可以互相套住的圆纸筒3个、毛玻璃片一个教学简说: 1导人设计: 凸透镜可以成像,那么他的成像情况是怎样的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答出物距变化而带来像距与像大小的变化。导语:我们的眼睛中也有一个凸透镜,它很神奇,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但也有许多不足:比如太远、太小的物体人的眼睛就无法观察,人类是聪明的,这就在于我们制造了许多“神奇”的眼睛,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许多我们肉眼不能看到的世界。2进行新课: 教师手拿放大镜,问学生:我们什么时候使用它?活动一: 先将凸透镜放在书上,然后慢慢地使凸透镜远离书,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教师引导:看到被观

4、察的物体有何变化。学生总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使用时,必须保证被观察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 原理: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进一步分析:在照集体相过程中,发现有人未进入取景框,需要怎样调节。学生总结:拍摄者可以后退一些,并减小暗箱的长度教师:事实上,暗箱的长度(镜头到胶片的距离)通过调焦环加以改变,因为调焦环不可能改变镜头的焦距。调焦环:它实际是调节像距的。过渡:幻灯机可以将物体放大,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如果用放大镜去看这个己经被放大的物体,那会怎样?通过学生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每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是有限的,如果单独用一个放大镜去看一个非常小的物体,还是不能做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更

5、小的物体呢?学生总结:应像用放大镜看幻灯片那样用两个透镜组和。活动四:制作一个显微镜器材:长度可伸缩的纸筒,纸筒一端固定一个f=8cm的凸透镜作为目镜、f=3.5c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活动后学生分析得出:显微镜: 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进行放大,成为眼睛观察到的像。教师通过大屏幕演示,以取得更加直观的效果过渡:我们的同学非常聪明,利用透镜的组合来达到看微观世界的目的,仔细观察,生活中还有何处也是利用透镜的组合来观察物体的呢?望远镜。望远镜是利用透镜的组合来看远处的物体,它是怎样组合的呢?活动五制作一个望远镜操作:用桌上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反复组合,直到

6、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看清分析:要达到此种效果应满足什么要求学生总结:选用第一个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用第二个透镜将第一个透镜所成的像放大教师引导:望远镜先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减少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再将这个拉近的物体放大从而看清物体。布置作业:我们只是研究了凸透镜之间的组合,那么有没有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感兴趣,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是自己课外研究 小结:(多媒体展示)一、放大镜 原理: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投影仪、幻灯机 原理:f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调焦环:是调节像距的四、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的作为目镜的的“物体”,通过目镜成为眼睛观察到的像进行放大五、望远镜

7、先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减少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再将这个拉近的物体放大从而看清物体。教学反思: 本节课时以前使用上课版教材是写过的一片教学设计,当时还不甚理解探究的意义究竟何在,以为只要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就是探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点的确做到了,我们曾创造了大量的机会给学生动手,但如果真要把探究的各要素对号入座的话,我只能说体现得不够明显,倒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环节有所体现,比如,将两个凸透镜组合会得出什么现象,问题提出,可以由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想,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顺理成章的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这一点上,老师几乎毫不费力的机做到了。所以过后总结,我发现,虽然当时在做实验时有为了探究而探究的成分在里面,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合理的猜想能力,激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培养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