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69410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作: 10 除以 3 等于 3 余 1。2. 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3. 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 如果除数是 3,被除数每增加 3,商就增加 1;余数总是 0、1、2、0、 1、2 地重复出现。如果除数是 5,被除数每增加 5,商就增加 1;余数总是 0、1、2、3、4、0、1、2、3、4 地重复出现。(书第7 页第 12 题)6.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商和余

2、数都有单位。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相同。个别情况下会出现 商要加一 ,如书 P7 第 10 题。1第二单元时、分、秒1. 钟面上的 最短的针是时针 ,长针是分针 ,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2.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 12,分针指着 9,就是 9 时(9:00 )3. 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一共有 60 个小格。4. 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5. 时针走 1 大格是

3、 1 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 60 小格,也就是 60 分。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 60 小格,是 60 秒。1 时 60 分1 分 60 秒6.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 5 和 6 之间,走过了 5,表示 5 时多。8 时过了 5 分,就是 8 时零 5 分。时针指在不到 8,分针指在 11,表示 7 时 55 分。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 分 5 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8.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 8 时8时零 5 分8时 55 分8:008:058:559. 和时间有关的比大小时,注意:尽量把单位名称转化成同一个之后再

4、进行比较。时间越段,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10.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如:上午 8 时到校,中午12 时放学,学生在校多长时间?1284(时)2第三单元认识方向1. 相反的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2. 太阳每天从 东面升起,西面落下。3.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4. 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5. 确定中心,

5、找方位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在的(西北)面。“的” 字在谁的旁边就以谁为观测点,这里 就是观测点。从出发向 画一个箭头,对照方向标,找出所指方向。6.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3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1. 10 个一是 1 个十。( 1 个十里面有 10 个一)10 个十是 1 个百。( 1 个百里面有 10 个十)10 个一百是 1 个千。( 1 个千里面有 10 个一百)10 个一千是 1 个万。( 1 个万里面有 10 个一千)2. 数位顺序: 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

6、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数 位 顺 序 表右起第几位右起第五位右起第四位右起第三位右起第二位右起第一位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两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几位数的几要写成汉字! )3. 数的组成,如: 9713 里有( 9)个千,( 7)个百,( 1)个十和( 3)个一组成的。(注意:此处括号里都应填数字! )4. 读数时,要从高位起 ,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不读

7、。如: 4000 读作:四千4010读作:四千零一十4001读作:四千零一5. 写数时,要从高位起 ,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占位。6. 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 1,一个上珠表示 5。7. 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位数相同时, 要从最高位比起 ,先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8. 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

8、,最小的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最大的两位数是 99,最小的两位数是 10。最大的一位数是 9,最小的一位数是 1。9. 近似数 ,可以用“”表示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如:5136500010. 组合数字: 看清要求是组成几位数,如果是组成 最大的数 ,那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要尽可能的大,并且是数位越高数字越大;如果是 最小的数 ,那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要尽可能的小,并且是数位越高数字越小,注意 最高位上不能是 0。4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1. 长度单位 :毫米( mm) 厘米( cm) 分米( dm) 米( m)2. 单位换算 :1 厘米 10 毫米1 分米

9、 10 厘米 100 毫米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3.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大约 6 毫米。一枚 5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1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4. 解决问题时如果遇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一定要换算成一样的长度单位后,再计算。5. 画线段时,记得要 标数据 ,如果需要计算,要写算式计算后再画线段。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1. 口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先拆数(拆成几十和几) ,再口算(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2.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整百数:50 70,由 5 7 12,推出 5070

10、120;500700,由 5712,推出 5007001200;11030,由 1138,推出 1103080;1100300,由 1138,推出 1100300 800;二、笔算(用竖式计算)1. 列竖式计算加减法的注意点: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 作 10。2. 隔位退位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上是“0”,没得借,再向前一位百位借;借到了,往回走, 十位上“ 0”有退位点看作“ 9”去计算 。3. 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算一次;减法验算,用差 +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5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

11、条边。2.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3. 比角时,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哪个在外哪个角就大。4. 把角按大小分,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所有的锐角都小于直角,所有的钝角都大于直角,所有的钝角都大于锐角。三种角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5. 几边形就有几个角。6.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 2 个锐角和 2 个钝角,没有直角。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4 个角都是直角。8. 三角形中角的情况:锐角、锐角、锐角锐角、锐角、直角锐角、锐角、钝角任何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 个直角或 1 个钝角。最多有 3 个锐角。最少有2 个锐角

12、。610. 数角、画角时, 只要看到直角就标上直角符号 。“T”字型中有两个直角,“十”字型中有4 个直角,“工”字型中有4 个直角。11. 数角时要把所有的角都数全,如:图中有( 8)个角12. 钟面上, 3 时整和 9 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3:30 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不同的分类标准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分类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2. 收集整理数据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 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和整理数据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 个。4. 题目中要求记录数据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如果要求记录“个数”、“人数”等,就直接填数字。5. 记录整理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回答问题。可以从数据中发现: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要根据统计的结果具体说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