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86530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动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动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动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动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疗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运动疗法一运动疗法概述1. 运动疗法 :是指利用器械、 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 通过某些运动方式 (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 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 属于物理疗法(physicaltherapy ,PT)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另一组成部分为物理因子疗法)。2. 运动疗法工作的目的康复医学是功能医学。 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运动的方法, 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 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 增强社会参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这个总目标出发, 运动

2、疗法的主要目的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牵张短缩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扩大关节活动度。(2)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3)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使肌肉松弛,缓解其紧张度。(4)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如脑卒中后的肢体偏瘫,对瘫痪肢体施行运动功能的再学习训练,改善神经肌肉功能。(5)训练患者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6)克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身体移动和站力行走功能。(7)对平衡功能和运动协调性有障碍的患者,施行提高平衡和协调性功能的训练。(8)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运动动作训练。(9)针对不同伤病或为健身需要进行各种体操训练。(10) 通过运动治疗,增强患者的体力,改善全身

3、功能状态。(11) 通过运动疗法的活动刺激,改善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12) 通过运动训练预防或治疗各种临床并发症,如褥疮,肌肉痉挛,关节挛缩,骨质疏松等。3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法( 1)被动运动。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 即由治疗师、 患者健肢或器械力量协助完成的动作,被动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可松弛肌肉痉挛、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防治关节粘连和挛缩, 并可增强本体感觉, 诱发肢体屈伸反射, 为主动运动作好准备。被动运动手法和注意点:活动的肢体应置于舒适、放松的肢位;活动的顺序从近端关节到远端

4、关节;治疗师的手越接近关节越好,以一手控制拟活动的关节附近,另一手扶托关节远端;操作动作应缓慢、柔和、有节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至最大限度; 施力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避免突然施加暴力和冲击力,以防进一步损伤软组织(2)辅助主动运动辅助运动:即凭借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装置(如滑轮、回旋器)、气垫气球、水浴等方法的辅助或消除重力的影响下, 引导和帮助患者主动完成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肌肉开始收缩和结束时,尽量使主动运动为主,助力运动为辅(3)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即在没有辅助情况下患者自己完成的运动。 主动运动能增强肌力、改善局部和全身机能。(4)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患者在作主动运动过程中,除克服自身重力外

5、,无其他负荷时,称随意主动运动。 如需克服某些外加阻力, 称抗阻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是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主动运动, 如利用沙袋负重训练等。 此法可易化更多肌梭,促进和恢复肌力与耐力, 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抗阻运动注意事项: 仅适用于软瘫和手足徐动型患者, 痉挛型患者不宜使用, 否则会加重痉挛; 治疗师将阻力施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 在活动范围的起始或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 在动程中1/3 段施加最大的阻力。(5)牵伸运动:这种运动是用被动或主动的方法,对身体局部进行强力牵拉的活动。被动牵伸时,牵引力由治疗师或器械提供;主动牵伸时,牵引力由拮抗肌群的收缩来提供。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4 动疗法的

6、分类(1)、常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5运动疗法适用的对象(1)神经系统疾病(2)骨科疾病(3)内脏器官疾病(4)肌肉系统疾病(5)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6运动疗法的禁忌症(1)患者病情不稳定,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2)有明确的急性炎症存在。(3)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4)休克,神志不清或明显不合作者(5)运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如动脉瘤破裂(6)有大出血倾向(7)运动器官损伤未行妥善处理者(8)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9)患有静脉血栓,运动中有可能脱落者(10)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11)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7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

7、原则:(1) 循序渐进(2)持久锻炼,积极主动,全身性锻炼。(3)要注意运动治疗法的选择。8运动疗法常用设备:(1)运动治疗时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2)基本设备和器材。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3)评定设备1)关节功能检测设备:方盘测角器或通用量角器2)肌力计:握力计 测力计和滑轮钢丝绳构成的四肢等长测定仪附中平衡评定训练仪3)心扉功能及代谢当量设备:活动平板仪多导联合电图仪等4)溶图以及其他常用电诊断设备:直流感应电诊断仪强度 时间曲线检查仪(4)其他:血压计人体磅秤身高尺卷尺等。二运动疗法(一)常规运动疗法1. 关节活动度练习2. 关节松动术3. 肌力增强练习肌力练习注意点:(1)选择适当训练方法

8、:因人而易、兴趣直观(2)合适的运动量:超量恢复(超量恢复 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超出原来水平的情况)(3)阻力施加及调整:平稳、大力距原则(4)肌力练习不应引起疼痛、提示损伤。(5)用力的等长收缩可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避免闭气动作。4. 耐力练习(1)步行( 2)健身跑5. 平衡练习平衡、协调性训练: 平衡训练的基本步骤有卧位 坐位 站位,即重心由低到高;身体支撑面由大到小; 双足站立间距由宽到窄; 由双足站立到单足站立。此外,尚有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的训练等。协调性训练可逐渐增强关节灵活性和全身各部位间的配合 . 例如 , 从单关节或单肢到多关节或多肢活

9、动;从同向运动到。4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分离活动;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从慢速活动到快速活动。此外,如练习手与手,手与口,足与口,眼与手、足间的协调能力。6. 放松练习放松性练习: 主动性和被动性松弛练习,用于肌张力增高和肌痉挛患者。由于肌张力常受意志的影响, 首先要使患者思想上放松, 否则不易成功, 脑瘫患者常不易配合,也较难掌握。( 1)交替法:如欲使屈肌张力降低,可设法使伸肌张力增高,从而诱导屈肌松弛。由于拮抗肌可因主缩肌的紧张而产生负诱导。( 2)暗示法:创造舒适、平静的环境,治疗师用节律性的、柔和的、催眠的语调嘱患者放松肢体。( 3)对比法:其治疗机理为肌肉强烈收缩后,通过诱导的作用,可

10、使该肌肉产生相同程度的抑制性松弛效应。 治疗师先控制患者痉挛性屈曲的上肢呈最大程度屈曲、内收、内旋位持续 3 分钟,然后松手并使该上肢充分伸展和外旋位。7. 牵张练习牵张方法:牵张法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肌群,张力低下者忌用。由于纤维组织具有粘滞弹性,当组织被牵张时,牵张力逐渐增大,使组织延长;如维持其长度不变, 组织内受牵张而提高的肌张力随时间延长就逐渐下降。根据以上特性,纤维组织的牵张宜采用恒定的中等的力量进行长时间持续牵张,或重复多次牵张。这样,牵引力去除后,纤维组织不完全恢复原长,从而可获得较好的牵张效果。配合按摩手法解痉效果更显著,具体方法为:( 1)手法牵拉:痉挛型患者牵张反射亢进

11、,致使某些肌群的张力明显增高,而拮抗肌的张力相对不足。 反复、多次牵拉活动, 能使痉挛肌的牵张反射转为抑制,从而使痉挛肌肉放松。治疗师牵拉痉挛肌时,动作要柔和,以防肌腱损伤。同时,要使患者合作,避免哭闹、对抗和自己用力收缩,否则加重肌痉挛。快速牵伸手法又称急拉法, 即对肌肉进行快速而轻柔的牵张, 是一种低阈值刺激, 可易化这些肌群, 抑制对抗肌群。 缓慢牵张的手法又称慢拉法, 对痉挛肌有抑制作用。对轻度挛缩和肌痉挛者可采取持续的、缓慢的、小力量的牵张。(2)器械牵引法:将需牵引的肢体远端部位套入牵引架,挂上重物,进行直。5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接牵引或通过滑轮间接牵引。短时间的持续牵引,可易化拮抗肌

12、,如屈肌、内收肌。操作注意事项: 牵引技巧应根据关节解剖、 生理特点进行; 牵引力应集中作用在粘连或挛缩的组织上; 牵引肢体的近端关节应适当固定, 才能达到牵引效果;牵引力量宜适中恒定。每次持续牵引 1020 分钟左右,一日重复数次。因为纤维组织在温热条件下其顺应性增加, 所需牵引的应力减少, 牵引前后配合热疗,或增加牵引效果。(3)其他牵引法:系列夹板、支架、石膏托、关节矫形器具等,可使关节短时、间歇固定于功能位和抗痉模式。 此法可减少纤维组织的弹性回缩, 加强牵引效果,常用于痉挛较重或将发生挛缩的关节, 以及前述牵张法解痉效果不明显者。注意关节固定时应防止皮肤、血管受压。8. 呼吸练习9.

13、 水中运动(二)神经生理学疗法神经生理学疗法( neurophysiologicaltherapy,简称 PNT) ,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 ,简称 NPT),也称易化技术。这是一类改善脑病损伤后运动控制障碍的治疗技术。 它是依据神经正常生理及发育过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1、神经生理基础(1)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2)运动可以由感觉来调整(3)影响 - 运动神经元2、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基本原则(1)按个体正常发育顺序,训练控制运动的能力(2)运用有目

14、的的活动,来诱发大脑随意控制运动的能力(3)通过重复有目的的运动来强化和巩固对运动的控制能力(4)通过反射来诱发某些特定肌群活动促进正常反射、抑制病理反射。3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常用方法。6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Rood技术感觉刺激 - 运动应答 - 建立运动模式。(2)Bobath 技术强调利用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经过反复训练逐步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3)Brunnstrom技术强调同侧和对侧、大肌群的最大收缩引起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扩散、诱导 弱肌群的收缩。(4) 本体促进技术( PNF)强调通过用螺旋形对角线、 抗阻力模式来作用于完成同一运动不同运动功能的肌肉、增加其接受外界刺

15、激的敏感性、影响同一模式中力量较弱的肌肉。(三)运动再学习技术运动再学习,是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由澳大利亚学者 J.Carr 等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过程。它以生物力学、 运动科学、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 以作业与功能为导向, 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 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套完整的方法。它不是在治疗室里简单地活动患者,让患者跟着动。而是有如下特点:(1)主动性: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其主动参与, 而治疗师只是辅导者;(2)科学性:它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

16、心理学等为理论指导;(3)针对性:根据现存的功能,训练障碍的功能;(4)实用性:所有训练与作业、日常生活结合起来;(5)系统性:不仅要训练,还要考虑学习训练的环境因素,包括家人的配合与参与,即能在离开训练室后还能继续学习和坚持训练。为了较好促进脑的功能重组, 需要多次反复的动作训练, 使患者充分体验每一个简单动作到每一组复杂动作的正常运动感觉和所需力度,从而较好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控制能力,促进多肌群的协调运动。7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三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主要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2、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3、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4、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8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9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