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90117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2.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2 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掌握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2)了解数乘运算的运算律,理解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3)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能用两个不共线向量表示一个向量;或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向量。( 4)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实数与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2. 过程与方法:教材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物理知识引出实数与向量的积 (强调: 1“模”与“方向”两点 ) 2 三个运算定律(结合律,第一分配律,第二分配律),在此基础上得到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通过正交分解得

2、到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定理的本身及其实质) 。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相应的知识,教材设置了几个例题;通过讲解例题,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实数与向量积以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有了较深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和领悟知识将各有机的联系起来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 1.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2. 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用两个不共线非零向量表示难点 : 1. 实数与向量积的几何意义的理解 .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 . 三. 学法与教

3、学用具学法: (1) 自主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法:(2) 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教学用具 : 电脑、投影机 . 四. 教学设想【探究新知】1思考 :(引入新课)已知非零向量a作出a +a + a 和(a )+(a )+(a )aaaaaOABCaaaOC = OANMQPABBC =a +a +a =3aPN = PQQMMN =( a )+(a )+(a )=3 a讨论: 3a 与 a 方向相同且 |3 a |=3| a |3 a 与 a 方向相反且 | 3 a |=3|a |2从而提出课题: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与向量a 的积,记作:a定义

4、:实数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 a| a |=| | a | 0 时 a 与 a 方向相同; 时 两边向量的方向都与a 同向当 0 且1 时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B1作OA=aAB=bOA = aA B = bB11 1则 OB =a +bOB1 a + bOA 1由作法知: AB A1 B1有 OAB= OA1B1 |AB |= |A A1 B1| | OA1 | A1 B1 | OAB OA1B1| OA | AB | | OB1 |AOB= A1OB1| OB |因此, O,B,B1 在同一直线上, | OB1 |=| OB |OB1 与 OB 方向也相同( a +b )= a

5、+ bB当 0 时 可类似证明: ( a +b )= a + bA 1 式成立OA【探究新知】(师生共同分析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B1若有向量 a ( a0 ) 、 b ,实数,使 b = a则由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知: a 与 b 为共线向量若 a 与 b 共线 ( a0 ) 且 | b | :| a |= ,则当 a 与 b 同向时 b = a ;当 a 与b 反向时 b = a从而得:向量 b 与非零向量 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使 b = a . 展示投影 例题讲评(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动手做)例 2. (见 P97 例 2)略例 3. (P97 例 3 改编)如图: O

6、A , OB 不共线, P 点在 AB上,求证:存在实数.且1P使 OPOAOBBOA(证明过程与P97 例 3 完全类似;略)思考:由本例你想到了什么?(用向量证明三点共线)【巩固深化,加强基础】1. 见 P98 练习 1、2、3、4 题.2. 如例 3 图,不共线,OAOBAP =tAB(tR)用OA , OB表示OP.【探究新知、展示投影】1思考:是不是每一个向量都可以分解成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分解是唯一?对于平面上两个不共线向量e1 , e2 是不是平面上的所有向量都可以用它们来表示?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设 e1 , e2是不共线向量, a 是平面内任一向量aMCe1OA =e1e2e1O

7、C =a =OM +ON =1e1+2e2OM = 1N BOB =e2ON =2 e2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 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 使 a = 1e1 +2 e2 . 注意几个问题 :e1 、 e2 必须不共线,且它是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这个定理也叫共面向量定理. 1, 2 是被 a , e1 , e2 唯一确定的数量 .同一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 . 展示投影 例题讲评(教师可从中选择几个例题让学生先做,学生评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 41kg 的重物在两根细绳的支持下

8、,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已知两细绳与水平线分别成 30 , 60 角,问两细绳各受到多大的力?解:将重力在两根细绳方向上分解,两细绳间夹角为90| OP | =1 (kg)P1OP=60P2OP=30 | OP1 | =| OP | cos60 =1? 1 =0.5(kg)2| OP2 |=| OP |cos30=1? 3 =0.87(kg)306020.5 kg 和 0.87 kgP1即两根细绳上承受的拉力分别为=,例 5. 如图 ABCD 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 M,且 AB=P2, ADbaP用 a , b 表示 MA , MB , MC 和 MD解:在 ABCD 中DCAC=AB+AD=

9、a +bbMDB = ABAD =abAB MA =11(+b )=11a2 AC =2a2 a2 bMB= 1 DB =1 ( ab )= 1 a1bMC= 1AC =1 a + 1b222222211a1MD = MB =2 DB =2+ 2b例 6. 如图,在 ABC中,AB=a ,BC=b,AD为边 BC的中线, G为ABC的重心,求向量 AG解 法 1 : AB = a ,BC = b则1 1ABD = 2 BCa = 2 b AD = AB + BDBbDC AG = 2a +1b3A 3=a+1=22 b 而 AG3AD解法 2:过 G作 BC的平行线,交AB、AC于 E、Fa2

10、2EGF AEF ABC=AE=ABaBbC332 D11212EF = 3 BC = 3 bEG = 2 EF = 3 b AG = AE + EG =a+ 3 b3例 7设 e1 , e2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已知AB =2 e1 +k e2 ,CB =e1 +3e2 ,CD =2e1 e2 ,若三点 A, B, D共线,求 k 的值 .解: BD =CDCB =(2 e1 e2 )( e1 +3e2 )= e1 4e2A, B, D 共线 AB , BD 共线存在使 AB = BD即 2 e1 +k e2 =( e14 e2 )2k= 8k4【巩固深化,发展思维】1在 ABCD 中,设对角

11、线 AC =a , BD =b 试用 a ,b 表示 AB , BC2. 已知 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与 BD交于 E,O是任意一点,求证: OA + OB +OC +OD =4 OE .3. 见 P100 练习 1、 2 题. 学习小结 (学生总结,其它学生补充)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理解.向量 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使 b = a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及注意的问题.五、评价设计1作业:习题2.3 A 组第 4、5、6、 7 题2. (备选题)如图,已知梯形 ABCD中, ABCD且 AB=2CD,M, N分别是 DC, AB 中点,设 AD =a ,AB =b ,试以 a ,b 为基底表示 DC , BC ,MN11解: DC =2 AB= 2b连 ND 则 DC NDNC=a1DMBCNDADANb2O又 DM =112 DC= 4 bAMB MN =DNDM = CBDM =BC DM=(1)11a+ 2 b4 b =4 ba3. 体会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六、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