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91379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命题人:张仰利审题人:赵防修必修一第四章检测题NO.1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 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 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 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2. 右图是某著名岛屿在板块位置的示意图,对于该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 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右图是“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3. 该地区的地貌

2、有 ( )新月形沙丘海蚀崖三角洲平原风蚀蘑菇A. B.C.D.4. 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作用波浪侵蚀作用河流沉积作用冰川作用A. B.C.D.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5-6 题。5. 关于、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B. 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C. 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D. 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槽形6. 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A. 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B. 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区域的河流易发生凌汛C. 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

3、冰雪融水为主D. 若该河流位于秦岭 - 淮河以南,则该河结冰期短7. 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化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如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8-9题。8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 100cm/sB 200cm/sC 300cm/sD 400cm/s9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

4、、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1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图2 是图 1 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 经演化到,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右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10-12题。10右图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BCD11右图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12. 左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 aB bC cD d读右图,回答13-14题。13. 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5、() 。A a 处为向斜, b 处为背斜B abcd 岩层关系由新到老C abcd 岩层形成后曾发生地壳水平运动D c 岩层一般不含化石14在 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 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 经过抬升、切割、剥蚀 ,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完成15-17题。15. 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 , 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A. 古冰川作用 B

6、. 古岩浆活动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16. 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 , 密度相对较大B. 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C. 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D. 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 , 地壳活动剧烈17. 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命题人:张仰利审题人:赵防修B.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C. 搬运流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D. 岩浆活动 - 变质作用 - 流水堆积 - 地壳抬升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18-19题18.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7、可以判定( )A甲为向斜B 乙为背斜C甲为背斜D 甲、乙均为背斜19. 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找到煤层B甲、乙都找到煤层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D.乙处找到煤层20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温度变化D冰川堆积右图为“三大类岩关系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数字代表各种作用。读图完成 21-22 题。21. 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是()A.a 、bB.c、 dC.d 、eD.a、 e

8、22. 图中对应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的序号是()A. B.C. D.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 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 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 三角洲D侵蚀平原24 P 处沉积作 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 1 月B 3 月C 7 月D 10 月读地貌模式图(上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6题25. 由图可知 ( )A. 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B.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6. 该地貌主要分布在 ( )A. 山间河谷出口处B.大江大河的中

9、下游C. 盆地中心D.河流人海口处27在喀斯特地区,泉、河、湖等水体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喀斯特水”3沉淀析出的碳酸钙所形成的景观叫钙华景观。形成云南白水台的钙华梯池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岩层断裂28. 右图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女王头( 蕈状石 ) 。她大约 4 000 岁,头部可以找到海洋生物化石。酷似造型地貌景观“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右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R 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

10、示意图 (R 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读图回答29-30题。29 R 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30 R 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A向斜B背斜C谷地D山岭姓名学号二、非选择题31.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 B, C。( 2)在构造地貌上B 表现为,其成因是(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处地貌(填字母)。(4) 形成如图所示的以褶皱和断层为主的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流水的侵蚀作用C地壳的水平运动D地壳的升降运动( 5)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

11、地址应定在A、 B 两处中的处,理由是。( 6)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A、B 两处中的处,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命题人:张仰利审题人:赵防修( 7)右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题NO.15答案一、选做题1-5BBCCA6-10CBBDB11-15AACAC16-20BBCDA21-25ACBCC26-30ACDDB二、综合题31.(1) 背斜向斜断层(2) 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3)D(

12、4)CD(5)A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不易积存地下水,有利于施工(6) A 背斜岩层呈拱形,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7) 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5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检测题NO.15答案一、选做题1-5BBCCA6-10CBBDB11-15AACAC16-20BBCDA21-25ACBCC26-30ACDDB二、综合题31.(1) 背斜向斜断层(2) 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3)D(4)CD(5)A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不易积存地下水,有利于施工(6) A 背斜岩层呈拱形,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7) 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