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498185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追根溯源、享受过程、引领本质新课标高中教学论文让文化史融入历史特色刚开始接触文化史的时候真的觉得无从下手,每节课下来自己“不知所云”学生更是“牢骚满腹”。本人已经教了好几遍必修三了,虽有少许收获,但终不得要领!总是把握不到必修三的根源和本质所在。这几天通过观看专家的讲解及我们组内老师的讨论,是我对必修三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具体总结如下,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追根溯源:必修三的教学并不是无源之水。学习必修三之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一二的学习。这无疑为我们展开必修三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我觉得必修三的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的源头都来源与必修一二。也就是说没有必修一二的教学谈必修三,那只能是无

2、源之水、无米之炊的空谈。此时的教学要把三本书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所以我们讲必须三的每一节课都要在恰当之处对必修一二进行一下简单的回顾(不要展开,时间不允许),这样即做到了温故知新,又顺利的完成了必修三的教学。如:讲孔子与老子这一课。首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孔子与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与他们的地位。接着可让学思考“孔子与老子形成各自思想观点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顺其自然的去回想必修一二的内容。我想这样的设计即符合课本的编排顺序又找到了本课的历史根源。使得本课没有失去历史课韵味。享受过程:必修三的教学更多让师生享受到的是“陶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要是教过必修三的老师都为其中丰富的史料和

3、鲜活的图片感到震撼。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呢,其实它就是我们的历史教材。这样好的教材,怎能不让师生陶醉呢?所以我们在教授必修三时要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上的史料与图片,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纵横驰骋于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之中!如,中国古代书画、文学、艺术一单元的教学。其中的过程教学就可以大胆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班级里在不同方面有特长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不但会使不同特点的同学得到大家尊重,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总知,我把必修三书画、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建立在与学生共同享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当然,操作过程中要重点强调不同时期文化特色的历

4、史背景。这样即做到了丰富多彩又不失历史的原滋原味。引领本质:探究必修三的教学本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为什么要安排必修三的学习呢?以前这部分内容不是随便划划就行了吗?今天怎们如此的重视?这里我们就得搞清必修三教学的本质了。人类文明是在相互的影响中不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在孤立之中创造自身的文明。尤其是历史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所以,我们在发扬自身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忽视了其他民族的特色文化。今天的中国要发展民族要复兴就需要我们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进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繁荣!因此,在讲授每一课是我们都要使学生的思想有个升华。如:讲授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一课时。最后我们要重点探讨的就是此时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当时那个愚昧的慢慢长夜中,古希腊的思想家对人文精神进行了大胆的探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不但是对希腊的财富更是我们整个人类的财富。为人类从蒙昧走向理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每一节课都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高度让学生进行一下总结,不但点出了本课的实质,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历史的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