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02663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测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探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并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探究、发现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学难点: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习纸。学生准备: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剪刀

2、,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动画片: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大家庭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我的锐角虽然比钝角小,但我的内角和并不比你小。”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同学门,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同学们刚才看了动画片你们知道谁说对了吗?不知道的话想一想,猜一猜谁说的对?学生进行猜想,自由发言。有的同学猜钝角三角形对,有的同学猜锐角三角形对,还有的同学猜直角三角形

3、对。到底哪个同学猜的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猜想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二、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教师(出示一副三角板)这是一副三角板,每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那个同学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生: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拿起等腰的三角板)这个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45和90;另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

4、生:都是180。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2、验证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三角形,分发给各个小组,并出示课件活动要求:(1) 请选择其中的一组三角形(2) 用量角器测量一下各角的度数(3) 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你有什么发现?(4) 你还有什么方法进行验证?学生开始验证。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指生汇报验证结果(1)度量法预设:我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正好等于180(2)剪拼法预设: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正好拼成一个平角。预设: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正好拼成180

5、。(3)折叠法预设: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往里折,三个角正好折成一个平角,也就是180。2、结论:通过以上各种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四、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我们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本课中同学们通过剪拼、折叠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变成平角,进而推出内角和,知道吗?你们应用的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就是将我们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变成以会的旧知识,进而解决,转化也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通过证明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中的内角和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习题。1、判断。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 ()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度。 ( ) 3、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2、填空。 1、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度。 2、在三角形ABC中,A90度,B+C( )。 3、在三角形中至少应该有( )个锐角。 4、在三角形ABC中,A25度,C26度,B( ), 是一个( )三角形。5、一顶角是50度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6、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 )。以上两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点拨矫正。3、求出下图中角的度数,自己先算一算,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与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第一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55,

7、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算的?生1:因为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所以,用180- 90- 55 = 35。生2:因为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所以,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90。可以直接用90减去55,得到35。师: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很正确,生2很有创意,方法要简单一些。3、小结教师指学生谈谈收获。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 180锐角三角形 180钝角三角形 180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和生活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者学习当中,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8、是180。因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之后才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你们怎么知道的?能自己证明么?这样学生从被动学习者的角色,立刻转入主动学习者的角色之中。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2、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知识情感价值的升华。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又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学习。学生先交流方法,商定出可行的办法和方略,然后合作进行实践。学生会为了一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学生在交流和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了提高。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度。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按照由直角三角形到普通三角形,由算一算到折一折的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一次性放给学生。3、需破解的问题能否将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五边形内角和.在一节课中完成,从而使课堂更高效?滕州市北辛街道北关小学东校高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