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32530 上传时间:2021-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及防火管理措施 本文分析了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重点剖析了造成施工现场用电火灾的成因,同时提出相应的施工现场电气防火管理措施。一、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分析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与一般居民住宅、厂矿、企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三多”、“两大”: 1.易燃、可燃材料多。建筑施工现场存放着大量的可燃材料,如木材、油毡纸、沥青、汽油、松香水等。这些材料除部分存放在条件较差的简易仓库内,绝大多数都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此外,现场还到处可以看到工程遗留的废刨花、锯末、油毡纸头等,都是易燃、可燃材料。 2.易燃临时建筑多。工地的作业棚、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等临时设施,多数是用可

2、燃材料搭设而成的易燃建筑。同时,因为施工现场面积相对狭小,上述临时设施往往相互连接,缺乏应有的防火间距,一处起火,很容易蔓延扩大。 3.临时电气线路多。随着现代化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墙体、楼板为中心的预制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和施工现场机械化得到普遍的采用,施工现场的电焊、对焊机以及大型机械设备增多,再加上施工人员多吃、住在工地,这些使施工场地的用电量大增,常常会造成过负荷用电。另外,因为是临时用电,一些工地用电系统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甚至违反规定任意敷设电气线路,常常导致电气线路因接触不良、短路、过负荷、漏电、打火等引发火灾。 4.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建筑施工的工艺特点,各工序之间往往相

3、互交叉、流水作业,施工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各作业工种之间相互交接,容易遗留火灾隐患;另一方面,施工现场外来人员较多,经常出入工地,乱动机械、乱丢烟头等,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不便,往往会因遗留的火种未被及时发现而酿成火灾。 5.维修改造工程火灾危险性大。维修、改造施工工程一般是在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作业,场地狭小,操作不便。有的建筑物隐蔽部位多,墙体、顶棚构造往往因缺乏图纸资料而搞不清楚,如果用焊、用火、用电等管理不严,极易因火种落入房顶、夹壁、洞孔或通风管道的可燃保温材料中埋下火灾隐患。 二、施工现场用电火灾成因分析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原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电、气焊施工

4、中火星、焊渣等落入可燃材料引发火灾;二是喷灯、熬炼、化胶、熔铅、锅炉等用火作业,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对影响范围内的可燃、易燃材料防护不当、加料过多、温度过高、膨胀外溢,或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使加热炉的火星飞出,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三是易燃、可燃材料储存不当,因化学反应生热、积热不散自燃起火;四是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如炉灶、取暖设备等使用不慎,或因吸烟乱丢烟头引燃周围可燃物起火;五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当,乱拉乱接电线或电气设备造成火灾。 分析近年来的施工现场火灾,“电”始终是引发事故的最主要肇事者,原因主要是电焊、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等。 1.电焊。施工现场因电焊造成的恶性火灾事故最多。典型的火

5、灾事故有: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烧死80人,伤53人,直接财产损失401.2万元;北京市居然之家家具城特大火灾,烧死2人,过火面积60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380万元等等,案例不胜枚举。 电焊发生火灾,原因主要有:一是电焊的金属火花喷溅引燃周围可燃物;二是电焊产生的高温因热传导引燃其他房间或部位的可燃物;三是焊接导线与电焊机、焊钳连接接头或焊接导线有接头处理不当,松动打火;四是焊接导线(焊把线)选择不当,截面过小,使用过程中超负荷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打火;五是焊接导线受压、磨损造成短路或铺设不当、接触高温物体或打卷使用造成涡流,过热失去绝缘短路打火;六是电焊回路线(搭铁线或接零线)使用、铺

6、设不当或乱搭乱接,在焊接作业时产生电火花或接头过热引燃易燃、可燃物;七是电焊回路线与电器设备或电网零线相连,电焊时大电流通过,将保护零线或电网零线烧断,造成烧毁设备、电器等引发火灾。 2.电气线路短路打火。施工现场线路短路的原因,一是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没有根据具体环境选用,也没有采取相关防护措施,使绝缘受高温、潮湿以及腐蚀作用的影响失去绝缘能力;二是线路长期受风吹日晒,维修管理不善,绝缘陈旧老化或受损,线芯裸露;三是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或者现场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等。1995年4月24日,乌鲁木齐市水产蛋禽副食品公司的凤凰时装城装修工地特大火灾,就是因为

7、电气线路短路打火引起的,造成52人死亡、6人受伤。 3.过负荷。导致施工现场电气线路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擅自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电气线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绝缘损坏,绝缘能力降低,当电路中通电流时,部分电流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间(接地金属物)通过,造成线路过负荷等。 4.接触电阻过大。主要是因为在敷设电气线路时,违反接线规范和连接方式,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之间、导线与电气设备衔接点连接不牢或连接处沾有杂质;或者在铜铝混接时,接头处理不当,未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方式连接,以至受到电腐蚀作用等造成接触电阻

8、过大,产生过热、打火等引起火灾。 5.漏电。漏电电流的热效应是引起火灾的起火源,漏电电流的电阻性发热和击穿性电弧作用,常常会引燃其作用点处的可燃物造成火灾。施工现场漏电的原因主要是电气安装不当,电气设备装备不当,线路缺乏维修保养而使绝缘老化,或长期受到雨水、腐蚀气体的侵蚀、机械损伤等。如施工现场的输送机等大型露天用电设备、室外敷设的配电盘、电源开关、插座、电气线路等都容易发生漏电情况。 此外,建筑工人食宿在施工现场,且这些人员多为民工,安全用电知识相对匮乏,往往会因乱拉乱接电气线路用于照明、取暖、烧毁做饭等引发电气火灾。 三、施工现场的用电防火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用电虽然是属于临时暂设,但不应有

9、临时的观点,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正规电气设计,加强用电管理。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按照国家电气安装要求敷设电气线路,严防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情况的发生。选择导线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机械强度和使用环境等对线路的要求;总配电箱(或配电室)、分配电箱、开关箱、电线等要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尘、防损伤措施;要安装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防护装置,对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实行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电气线路连接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室外架空电气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房屋、脚手架以及其他非专用电杆上,严禁成束架设,保证线路架设所要求的档

10、距、线间距以及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距离等等。 2.加强施工现场可燃、易燃物品的管理。如实施电焊作业时要清除现场的可燃、易燃物,电气线路下方、照明灯具周围等不应堆放可燃、易燃物品等,防止因电焊高温焊渣、高温照明灯具或线路因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原因打火引燃可燃易燃物品造成火灾。 3.开展经常性的电气电路检查、维修。施工现场用电工程运行环境相对较差,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机械磨损等,容易造成线路老化、绝缘破坏而发生短路、漏电。因此,应对整个用电系统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电气安全运行。同时,电工应做好电气维修工作记录,对现场安全用电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深化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加强用电人员管理。由于施工人员多数为民工,缺乏用电知识,且吃饭、睡觉都在施工现场,应经常对其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如教育他们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电热器具时要与可燃、易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用电完毕要注意切断电源等。其次,施工现场的电工必须是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持证上岗;现场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也要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三是要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防止因外来人员乱动电气设备、机械、电气线路而形成电气火灾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