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人安全观.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53527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古人安全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漫谈古人安全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古人安全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古人安全观.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漫谈古人安全观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自古以来,和谐发展、国泰民安就是人类社会发展改革的终极追求。安全意识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不独为近世所特有,也在古代人文精神中得以充分体现。值此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笔者谨撷录几则反映古人安全观的文学典故,以飨读者。 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语出孔子。子曰: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危墙者,潜在的安全隐患,即贤明的人应该预先察觉出即将发生的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它。这是夫子教育弟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大概也是最早的安全风险评估思想了。关于这一点,亚圣孟子也有过类似论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孟子尽心),意思大同小

2、异。 二、曲突徙薪 语出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原意为将直道烟囱改为曲道,将靠近灶台的柴草搬远一些以防止引发火灾。引申为在事故或祸害尚未发生前阻止它。由此还引发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即焦头烂额。 三、进忠三术 出自申鉴杂言: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东汉思想家荀悦总结军事政治之道时关于防、救、戒相对关系的论述。他认为谋事之道的最高境界是防患未然,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设警戒;其次是在祸患刚开始显露之际及时采取措施中止其发生,至于事后的惩处训诫是最末等措施。这应是现代安全管理预防为先的思想雏形。 四、径溪 径溪有险人竞慎,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是晚唐诗人杜荀鹤(一说罗隐)所题的径溪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种自然现象,进而指出一个道理,告诫世人许多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语言通俗易懂而蕴含丰富的哲学思维,发人深省。 (信陵公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