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60591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蝴蝶效应”与隐患排查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而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因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它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给予我们工作中的许多有益启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种敏感性体现在电力行业中,自然会让人联系到引发事故的各类安全隐患。蝴蝶扇翅的能量虽微不足道,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逐级放大,便可能形成令

2、人胆寒的龙卷风。同样,安全隐患虽小,假若不以为然,听之任之,那么隐患的量变最终将质变为令人措手不及的大面积事故。笔者在变运工区工作期间,曾亲历过一座220kV枢纽变电站两台主变全跳、35kV开关室爆炸的重大设备事故,其起因就是一个小小的触头发热隐患,蝴蝶之力可见一斑。 在事故发生之后三省吾省固然可为后事之师,然而就事故造成的危害而言则不免有亡羊补牢、贼走关门之憾。相对于事故的应急处理,我们之所以更倾力于事前的隐患排查,从操作上来讲,隐患作为事故的萌芽状态,能量低,范围小,相比事故而言更易掌控,正如阻止一只蝴蝶扇翅自然要比对付一场时速百公里的龙卷风来地简单得多;二则,隐患的表征大多没有直接的危害

3、,处于可控、在控的程度,而若演变为事故,即便最终将失控的燎原之火消除,然破坏已经造成,损失无法挽回,至多只能称之为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而已。 那么,既然隐患排查至关重要,为什么总有或多或少的隐患无法被发现呢? 究其原因,人们往往不是看不到,而是熟视无睹,认为隐患只是一只蝴蝶而已的心态在作怪,被蝴蝶的小所麻痹,放松了警惕所致。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的不断规范,隐患的定义正在变得更为细化,违章操作是隐患,设备缺陷是隐患,电网亚健康是隐患,未采取安全措施冒险作业是隐患,检修验收时未被发现的一根细细的导线是隐患,巡视中对一块光字牌、一个信号继电器、一块压板等细节的忽视同样也是隐患。因此,对待隐

4、患应该也必须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要有一股从细节处着手的抠门劲,用防微杜渐的态度,养成谨小慎微的习惯,及时发现那对扇动着的翅膀,及早排除隐患,都将不断巩固电网和人身安全的堤坝,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近期,全国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损失重大,教训深刻。当前,电网秋季检修预试工作正全面展开,被誉为百日冲刺的四季度,基建、技改工程和新设备投产任务异常繁重,影响电网安全的不利因素多,诱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多,发生大面积停电和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始终存在。客观地讲,对隐患的警惕程度往往与安全的持续时间成反比,安全周期越长,绷紧的弦也就不免相对较为松懈,而隐患之于防范正如弹簧的两头,你短它就长。因此,目前以三查六防为重点,集中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活动便更加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凡事预则立,此次专项活动借国网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东风,从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中,挑一挑隐患芒刺,扎一扎安全篱笆,念一念安全紧箍咒,在整肃安全管理作风的同时,也不啻于为每一个人及时打上一针 清醒剂和预防针。 诚如德克萨斯龙卷风的形成,事故也并非难以预知和不可消除,只要我们时刻警惕那一只只扇动着翅膀的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