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569514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章. 压强和浮力四、浮力》教案_3.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9.1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密度、液体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进一步认识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沉条件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作为浮力的第一节,对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的兴趣也有重要作用。【学情分析】所教学生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质量与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对浮力的现象已经有了简单的感性的认识,但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浮力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要让所有学生站

2、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浮力的存在,进而对其展开理性的分析,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设计思想】“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专家和教师的关注且倡导的。这一节课的设计是以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设计、教材中鼓励他们亲手操作,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究,真正做到发现学生正常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

3、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来做演示实验和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他们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知道浮力概念及其方向;(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浮力;(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学会运用“压力差法”判断浮力的存在;(4)初步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物理探究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实验、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

4、究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过程;(3)经历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的建立、“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法】从整体上讲运用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其中包括: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演示实验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用具】ppt课件,乒乓球,塑料瓶,弹簧

5、测力计,带细线的石块,截去底端的塑料瓶,盛水容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游戏:谁能快速地从量筒中取出乒乓球。(规则:1、不能移动或转动量筒。2、桌上器材任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一、什么是浮力放映图片(1)浮在水面上的轮船、死海中的人、上浮的乒乓球。(2)在水中下沉的石块。提问:为什么轮船、死海中的人,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引出下沉石块是否受到浮力?(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探究解决物理问题。)实验探究1:水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

6、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及设计实验的能力。)选出较好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例如下图的实验方案。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个别进行指导。提出问题:实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GF拉F浮GF(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精神和能力,经历问题的策划和 解决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探究2: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视频演示)与学生一起交流实验心得,交流后提出浮力的定义和浮力的方向;并询问是否有办法得到浮力的大小,畅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得

7、出的结论,评价实验及利用实验的其它所得;说出此实验中的主方法是一种测浮力的方法,同时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在液体中都要下沉呢,浮力产生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受到一定的教育,获取一定的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测量、计算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施力物: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4.称重法求浮力: F浮=G物- F拉二、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探究3:浮力产生的原因步骤一:将去底的塑料瓶倒放于手中,将瓶盖打开,把乒乓球放于其中,注入水

8、,观察现象?步骤二:拧上瓶盖,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一的乒乓球不上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二的乒乓球会上浮?(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对实验中步骤一、二进行对比,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因为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所以各侧面压强相互抵消。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浮力就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浮力有哪些新的认识?纠正了哪些对浮力的错误认识? 四、巩固练习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时他们受到_力和_力,施力物体分别是_和_,他们大小_.2.把一个塑料球放到水中

9、(如图所示)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若将杯子倾斜放置,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3、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 N.4.边长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沉没在水中,它的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上表面与水面距离20cm (g=10N/Kg)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_Pa压力是_N方向是_;金属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Pa,压力是_N ,方向是_;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N方向是_ 【板书设计】 9.1 认识浮力一、浮力来源:Z。xx。k

10、.Com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施力物: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4.称重法求浮力: F浮=G物- F拉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F浮=F向上F向下【教学反思】1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这些方面的训练上也应放开手,多启发;3本节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仍有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案,可以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不要让学生留有遗憾;4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加上空气对气球有浮力作用的演示实验。并进行简单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性。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