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576277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关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例案例背景:自我们2013级高一年级组建以来,为提高课堂效率在全年级全学科开始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案例描述:依

2、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结合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本人对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中的农业地域类型采用了如下方式进行:1、整合教材: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是分散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在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案例形式呈现;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正文形式呈现;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正文形式呈现。整体编排零碎、知识不系统。本人将以上五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融为一节课之中,使得知识系统、分析方法固化为学生的分析能力。2、课堂实录:复习区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在湄南河平原等地

3、,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并引导学生形成以下知识框架: 位置农业区位 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区位因素分析: 社会: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等阅读课本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设问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位置;设问2:区位因素分析:引导学生将文中具有区位因素含义的词句勾画出来 将勾画的词句按照自然、社会分类归纳;设问3:有无特别说明之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形成文字、展示后归纳如下: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位置:澳大利亚的东南、西南部,主要在

4、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2、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暖湿;地处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社会:悠久的历史;政府的鼓励政策;靠近公路,交通便捷;面向国际市场,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3、特别说明:混合农业的优点:1、2、3(整个学生展示及老师归纳的过程中尤其重点点到:1、信息的来源(是来源于图还是文字,哪幅图?哪段文字?;2、文字表述的规范(如:水源因素要说“成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而不是“水源充足”)学生达成共识后,分组完成其他案例并上交成果!案例分析:1、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习地理的意识。在整个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2、训练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科学作风。让学生从课本案例入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研讨,亲身体验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教条地运用教材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3、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