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84789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企业安全管理的路径 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一直是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放眼望去,对于安全管理的关注又岂止是铁路这一个行业。一切管理活动的最高境界,在于回归自然,把握真谛,在于摆脱空泛,抓住本质。归根到底,需要我们科学理解和努力探索安全管理活动之中最普遍的原理和最一般的规律。一、建立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造本质安全型的安全文化。我们应倡导的安全文

2、化有以下特点:1、本质型的安全文化,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辩证扬弃,使企业安全管理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这一基本理念,进而塑造本质安全型企业;2、学习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学习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企业依靠各种管理手段不断增加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防护技能,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训;3、卓越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效和成果,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不满足于一般的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和安全目标;4、全员型的

3、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够自觉意识到在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机和风险,能够主动地区识别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我的责任”、“安全生产,人人去管”的良好氛围;5、公正型的安全文化,企业承认人人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但是不能忍受故意违章,操作者有权拒绝进行任何不安全的生产活动。二、安全工作要倡导生命管理。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不对称现象:管理主体不对称安全归属,主客不明。员工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认为抓安全是领导的事,于己无关;岗位责任不对称以管为主,以教为辅。管理者往往进入责任“误区”,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创造性;安全压力不对称干部着急,工人不急。管理者压力堆积,而

4、工人则是被动接受;安全生产不对称时紧时松,良莠不齐。抓安全忽冷忽热,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因此,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上刨根问底,做到以人为本,把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管理要素作为生命的“有机体”,立足人的本质,着眼人的需求,努力探索企业安全管理的“原动力”,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倡导生命管理理念,实现本质安全,走出企业管理的创新之路。三、安全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越是安全平稳时期,越要警惕安全问题的发生。”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动物园的一只袋鼠从笼子里跑出后,管理员们认为是由于笼子高度不够所致,就将笼子的高度由10米增加到20米。结果第二天被抓回的袋鼠依旧跑了出去,管理员们遂决定将笼子高度增加到3

5、0米。一只长颈鹿和袋鼠闲聊:“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增加你笼子的高度?”“很难说,”袋鼠回答道,“如果他们不去修补笼子的洞的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不了,工作再努力也往往于事无补。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略关键问题、盲目解决次要问题的现象。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任何时候都疏忽不得、松懈不得。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在工作中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工作,不断从一些小问题里发现倾向性问题,进而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更要随时掌握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项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一位从事安全工作的人,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

6、养成往深处想、往细处做、往实处抓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及时修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漏洞。四、安全管理中专提 “不开之壶”。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提倡“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精神。一些企业安全工作好唱“主旋律”,安全宣传更好“找亮点”。本着不能抹黑的原则,遇到问题就三缄其口,问题摆不到桌面上,在“大好形势”下往往掩盖了安全生产的实质性问题。笔者认为,安全工作一定要大力提倡“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精神,专提那些“不开之壶”,找问题,查隐患,堵漏洞,揭安全工作之丑、亮实际工作之短,把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查处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很多企业都会在发生事故后,开展事故反思活动。事实证明,

7、把事故作为镜子,查找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改进,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是个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遗憾的是,个别企业开展的事故反思却变了味道,成了“泛思”。这种“泛思”一方面表现对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反思时不分主次和轻重,貌似全面反思,实为敷衍应付,只是为了达到上级要求而已,“泛思”背离了开展事故反思活动的初衷,不但对查找问题、改进工作毫无益处,而且会使企业形成欺上瞒下的恶劣风气,导致同类事故一再发生。因此,企业事故反思活动应该实实在在地开展,对敏感问题不回避,对严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吃一堑长一智,逐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五、除隐患比查隐患更重要。安全生产管理中,各个企业的安监部门都在积极查找隐患,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有的单位虽然查出了隐患,但没有及时消除整改, 长此以往是十分危险的。应对隐患重“查”更重“除”,建立一套隐患处理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发现的隐患一抓到底,实现隐患“排查发现消除复查”闭环管理。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制定消除措施,同时登记建档,应做到措施、人员、时间、经费的落实,并时常开展“回头看”活动,对隐患消除情况跟踪检查,确保排查出的隐患及时得到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