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5888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课件新人教版.ppt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五年中考,1.(2018广东,21,3分)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答案 A 根据年代尺中的历史事件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工 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间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了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 后,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英法。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 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自然科学与社

2、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故A项符合题意。 “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自然科学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社会发展进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5,1分)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 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答案 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

3、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因此结论正确;在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通讯等许多新兴部门,结论正确。 正确 的结论有三项,本题选D。,3.(2017内蒙古包头,9,2分)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 代文化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 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二战 后美国发起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故可排除A、C、D三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义

4、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B项。,4.(2017辽宁沈阳,11,2分)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 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 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答案 D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主要描述的是内燃机在各种农机中的运用,这一现象说明了内 燃机使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机械化程度提高。,5.(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

5、5,1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 它们主要是根据 (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答案 A 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迅速在许多部门中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 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工 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所以区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 要依据是能源动力不同。故选A。,6.(2017河南,15,1分)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 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

6、快占到了全世界汽 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答案 B 由关键信息“流水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的一半”,即可判断出由 于采用了新技术,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生产流水线属于技术发明,而非科学理论。材料信息 强调的是由于技术革新而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而非依靠垄断组织控制市场。材料强调的是产 量迅速增加,并未强调质量提升。故选B。,7.(2016河南,16,1分)下图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 电话女士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拉大了贫富差距 C.改变了生活方

7、式 D.加速了战争爆发,答案 C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的发明使人类远距离语音信息的传递成功实现,为人们的 交流、生活、生产、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拉大了贫富差距、加速了战争爆 发从图中并不能看出。故只有C符合题意。,疑难突破 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以前靠写信联系彼此,电话和电报的出现大大加 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因为电力取代蒸汽成为新动力。,8.(2016广西南宁,11,2分)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答案

8、B 表格反映了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大幅度增加, 这说明两国当时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而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并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事 件,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故选B。,误区警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大。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帝国主义 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激烈的争夺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9.(2018广东,27,6分)(节选)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 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 如下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 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 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 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答案 (1)事件:工业革命。(1分)

10、特征:制造中心。(1分)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分) (2)不同:发展重工业。(1分) 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能力;等。(2 分),解析 第(1)问,根据表格可以看出“世界工厂”最先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联系材料 信息概括出“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是英国 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第(2)问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二,抓住关键信息“转向重工业发展” 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的“科学技术上的领先”“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 优势”并结合美国内战的影响来回答即可。,10.(2018广西南宁,17,6

11、分)(节选)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 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 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 西部一部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与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及广泛使 用有关?(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1分) (2

1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初哪种交通工具在城市得到广泛使用?(1分)这种交通工具以什么新能 源作为动力?(1分)这种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答案 (1)交通工具:轮船、火车。(2分)作用:加速东部向西部移民的进程;便利农村劳动力向 城市转移。(答任意一点即可。1分) (2)交通工具:有轨电车。(1分)新能源:电力。(1分)时代:电气时代。(1分),解析 (1)解答第一小问注意运河与轮船有关,铁路与火车有关。第二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 理解能力,运输条件的改善加速了东部向西部移民的进程,便利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2)第一小问据图片信息可知交通工具为有轨电车。有轨电车

13、以电力作为动力,而电力的广泛 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知识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是火车和蒸汽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 新式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电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1.(2016四川南充,16,1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 ) A.汽船、火车 B.汽船、汽车 C.汽车、飞机 D.火车、飞机,答案 C 根据题干中的“电气时代”,即可判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在交 通领域的成就主要是发明了汽车和飞机。汽船、火车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12.(2015福建龙岩,19,2分)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 (

14、)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 使用的动力机是内燃机,D项符合题意。,13.(2014湖北荆门,14,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 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 )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答案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促成汽车问世,对当时的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 直接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故排除C、D两项。,14.(2014重庆

15、,14,1分)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的科学家是 (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答案 C A项是飞机的发明者,B项是电灯等电器的发明者,D项是火车的发明者。德国人卡 尔本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故选C项。,15.(2017江苏南京,28,4分)(节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摘编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何时开始的?据材料一,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发领先和后来居上的 国家。(4分),答案 (1)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英国;美国。(4分),解析

16、 第(1)问,通过识记基础知识和识读示意图即可回答。,16.(2017吉林,17,2分)(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 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爱迪生在电器领域有什么发明?写出一例。(2分),答案 (2)知识(或科学)同工业技术结合更加密切。(1分) 耐用碳丝灯泡等。(1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关键信息“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回答即可,第 二小问抓住“爱迪生在电器领域”回答即可。,17.(2016河北,30

17、,8分)(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特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利用当徒工的机会,学会了制造高难度仪器。1769年,他开始 改良效率不高的纽可门蒸汽机。经过不懈努力,1785年完成了对蒸汽机的革新。从此,瓦特改 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 材料二 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发明和改进了 我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发明大王”的工作坊兼卧室 (1)据材料一、二,指出瓦特、爱迪生的成就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并 归纳他们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 (1)解决了

18、动力问题(或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电力广泛应用。(4分) (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继承创新;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等。(4分) (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解析 第(1)问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中动力方面的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使电力得 到广泛应用。在回答“相同原因”时注意从发明者具备的基本条件方面进行思考。,审题方法 注意问题问的是二人的成就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分别产生的影响。瓦特之前已有 蒸汽机,但没有推广使用,动力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动力带来 革命性的变化。电力早已进入实际

19、生产领域,而爱迪生的发明引起了对电力的大量需求,促进 了电力的广泛应用。,18.(2016福建龙岩,30,12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 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图说史】 材料一 (1)分别写出图1、图2重大发明的名称。(2分),改编自大国兴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70年、1913年英美两国工业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段 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比较学习】 材料三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日趋落 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科技

20、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 为普遍现象。 摘编自世界通史,【问题探究】 材料二 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美国人 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导致英美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科技原因。(4分),答案 (1)火车机车(火车、机车、蒸汽机车);(1分)飞机。(1分) (2)地位变化:英国由领先到被美国赶超(美国由暂时落后到赶超英国;1870年英国领先,1913年 美国超过英国;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

21、比重下降,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 等)。(2分)(只回答到某一国地位变化情况,如英国由领先到落后等给1分) 主要原因: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推动;(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2分) (3)英国:满足现状,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1分)科技投入不足。(1分)(照抄原文未概括至多给 1分) 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1分)鼓励创新。(1分),解析 第(1)问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判断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分别观察对比1870年、1 913年英美两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概括归纳答案即可;第二小问从分析归纳这一时 期能够促进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历史事件入手,总结答案。第(3)

22、问对两段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即可回答。,评析 本题以科技发展和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切入点,考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 关内容,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偏上。 能够准确把握材料提供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9.(2015山东莱芜,29,13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 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 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

23、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 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 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 “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4分),(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列举中国在这次 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5分),材料三,答案 (1)蒸汽时代。(2分)影响: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24、。(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的广泛应用。(1分)史实:列强发动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2分) (3)领域:生物工程、计算机、航天技术。(3分)成果: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 船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等。(2分。符合题意,答出两项即可),解析 第(1)问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回顾基础知识进行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 “19世纪70年代”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后面两小问可迎刃而解。第(3)问,第 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注意限定条件: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 的两项成果。,20.(2015山西,16,4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

25、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 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1)依次写出图1和图2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1分) (2)分别写出图3和图4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1分) (3)观察图1和图3,两者在生产的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答案 (1)汉代;北宋。(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 (3)图1:手工劳动;手工操作;手工作坊。(1分)图3:机器生产;机器操作;机器工厂。(1分),解析 第(1)问特别要注意“依次”,不可颠倒;第(2)问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简单;第(3)问有 一定难度,要理解“生产的方式”,即是人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21.

26、(2014江苏苏州,32,6分)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示意图,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 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 器,而这种武器威

27、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 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 对人类的一大恩惠”。,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 环境恶化的原因。(2分) (2)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2分) (3)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1分),答案 (1)改良蒸汽机发明后对煤炭需求剧增(或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28、;原因:工业发展,大量工厂 兴起,煤炭大量使用,城市化兴起,人口的增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 (3)相对论。 (4)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成果应该造福人类而非给人类带来灾难。,解析 本题图文并茂考查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与认识。第(1)问第一小问要注意材料一中 “1850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进而分析原因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城市和工 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概括原因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的革命”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指的是电力。第(3)问考 查的是爱因斯坦的成就。第(4)问要从科技造福人类的角度回答。,1.(20

29、18吉林,7,1分)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是 ( ) A.最后的晚餐 B.战争与和平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答案 D 贝多芬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 一,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D项符合题 意。,2.(2017江西,10,2分)“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本茨,答案 A 17世纪下半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解释了宇宙间物体的运动。据 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30、。,3.(2017新疆乌鲁木齐,14,2分)近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贝多芬的专题片,让我们重温了这位 世界级音乐巨匠的生命历程。贝多芬曾经说过 ( )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B.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D.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A项是贝多芬的名言,B项是牛 顿的名言,C项是爱因斯坦的名言,D项是梵高的名言。故选A项。,4.(2017福建,26,2分)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

31、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 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 ) A.达芬奇 B.狄盖特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答案 D 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故选D。,5.(2017江苏南京,18,1分)第三交响曲总谱扉页上写着“为纪念一个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 曲”。它纪念的“伟人”是 (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贝多芬,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原 是为了纪念拿破仑而谱写的,后拿破仑称帝,他愤然将总谱扉页上原来的字迹涂掉,改写成“为 纪念一个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正确答案选择C。,6.(2016江苏苏州,14,

32、1分)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 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 C 题干关键信息为“19世纪”“英国”“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18 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 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选C。,知识拓展 中世纪西欧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 一切。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不断突

33、破思想的桎梏,生物进化论对思想的解放建立在科学的 基础之上,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7.(2016四川南充,17,1分)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 的英国科学家是 (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答案 A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发表,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知识拓展 生物进化论认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 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就是说物种都面临生存的竞争,而 大自然会选择强者生存下来。,8.(2016山东烟台,20,2分)某校

34、计划在艺术长廊中悬挂一幅凡高的代表作品,他们应该选择 ( ),答案 C A、D两项均是达芬奇的画作;B项是毕加索的代表作。C项是凡高的代表作,表达 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知识拓展 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像燃烧的火焰一样艳丽,同时又优雅、和谐,富有动感和旋转不 停的笔触使他的向日葵不仅仅是一棵植物,而是一个热情的生命体。,9.(2015河南,20,1分)“当地球在空间运动的时候,为何重物还总会落向地面?什么力量驱使地 球转动?什么驱使行星在它们自己的轨道内转动?”针对这些问题,牛顿发现了 ( ) A.万有引力定律 B.微积分 C.进化论 D.相对论,答案 A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35、。B是牛顿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C是达尔文的贡献;D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故A正确。,10.(2014江苏镇江,18,2分)某大学世界近代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 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 ) 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答案 D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故本题选D。,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1.(2015山西,15,2分)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指出各种生物都是由一种或几 种原始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进化论观点对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是 ( ) A.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创论”

36、学说 B.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C.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D.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答案 A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沉重打击了神创论和 物种不变论。,12.(2014河南,20,1分)它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的和 谐、优雅而细腻是那种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这里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和平鸽,答案 C 题干材料是对荷兰杰出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的描述。故选C。,13.(2014贵州贵阳,25,2分)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描 绘了当时俄

37、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 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这部小说是 ( )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静静的顿河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故正确答案选A。,14.(2014山东泰安,35,1分)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 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他解释的这一理论应 是 ( ) A.微积分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进化论,答案 B 本题考查学

38、生分析问题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题干材料,根据关 键信息“17世纪晚期”“英国”,判断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三年模拟,1.(2018河南南阳方城一模,16)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一段宣传材料: 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该 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 A.“火车时代”的到来 B.“汽车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答案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

39、“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耐用 白炽灯泡“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故选D。,2.(2018山东济南长清区一模,22)“不用点火的明灯,不用马匹的车辆,天空飞行的机器” 这些发明最早出现在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答案 B 题干涉及的发明是电灯、汽车、飞机。这些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 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故选B。,3.(2017广西贵港二模,11)许多职业的出现都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90年代不可能出现 的新职业是 ( ) A.火车司机 B.飞行员 C.铁路工人 D.汽车司机,答案 B 1

40、903年莱特兄弟研制飞机试飞成功,因此之前不可能有飞行员这一职业。汽车发 明于19世纪80年代,火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B。,4.(2016四川成都一模,17)一位网友评价一项重要发明时说:“它的发明,使光与火分离了,人们 观察事物的角度变了,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了。”这项发明是 ( ),答案 D 据材料信息“光与火分离了”并结合所学可知,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白炽灯泡,极 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故选D。,5.(2016江苏泰州兴化一模,22)(节选) 【畅游天地间】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 个“村落”。 (2)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

41、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 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3分),答案 (2)斯蒂芬森;汽车;莱特兄弟。(每空1分,共3分),解析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卡尔本茨发明汽 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6.(2016福建莆田一模,31)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其中主要有尼德兰 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1) 和 (2) 大革命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42、从英国开始的 (3)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开创了新兴的工 厂制度,近代社会开始逐渐建立。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 (4) ”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 工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答案 (1)独立战争 (2)法国 (3)工业革命 (4)电力,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基础知识,阅读题目回顾所学知识作答即可。,7.(2018北京东城区二模,27)下面是某同学对几位科学巨匠及其主要贡献进行的归纳,他搭配 正确的一组是 ( ) A. B. C. D.,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现代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识记。牛

43、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 律”;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并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 源一书;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故选C。,8.(2017河南重点初中联考,12)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科学的革命 C.思想解放运动 D.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答案 D 牛顿是科学家(物理学家)、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莎士比亚是文学家(诗人和 剧作家)、贝多芬是音乐家,题中图片反映的主题应该是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9.(2017江苏苏州一模,16)“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 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

44、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 段话评价的是 ( )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答案 C 根据关键信息“人类”“生物”“血缘关系”,即可判断出这段话评价的是达尔 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是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的生物。故选C。,10.(2016河北石家庄裕华区一模,16)牛顿、达尔文和马克思分别从不同领域揭示了世界的客 观规律,牛顿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 ) 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C.提出相对论 D.提出进化论,答案 B 牛顿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故选B项。,B组

45、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15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018广东普宁模考,2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 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 A.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 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

46、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 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因此选D项。,2.(2018山东济南二模,15)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 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 B 据所学可知,电力被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B项。,3.(2018广西北部湾四市一模,10)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 器时代、铁器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19世纪后半期,我们会说人

47、类进入了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答案 B 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被广泛使用,人类从“蒸汽时代”进 入“电气时代”,故选B。,4.(2017江苏高邮一模,17)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 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手段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 C 材料关键信息是“蒸汽”和“电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由蒸汽机提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自电动机等,故选C。,误区警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并非开始于蒸

48、汽机的使用。可以说 蒸汽机的改良和普遍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 力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5.(2016广东汕头潮南联考,23)下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 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 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 ) A.汽车装配生产线 B.汽车 C.内燃机 D.蒸汽机,答案 A 由所学可知,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生产线,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故选A。,知识拓展 福特发明汽车装配生产线,使装配速度提高好几倍。这种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 种大众产品,不仅是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并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6.(2016江苏昆山一模,17)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部分 电文如下:“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20点的飞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 谅!”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 ( ) A.工业革命中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C.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答案 B 材料中“电报”“汽车”“飞机”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B。,知识拓展 火车、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发明的交通工具。虽然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