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594021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矿井防灭尘管理技术的研究 煤矿安全第738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煤矿井下的各种危害因素很多,如: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煤尘、岩尘等尘害,给职业危害的防治造成极大的困难。近些年来,有害气体,特别是瓦斯的防治被人们提到了较高的程度,引起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其监控手段之高、监测之准确、仪器之先进均已到了完全可以防止事故发生的程度,更有“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的十二字方针保驾护航。但对于煤尘、岩尘等粉尘的防治则有重视不够之嫌,其实,粉尘(井下主要是煤尘)的危害一点也不比瓦斯少,煤尘不但可发生爆炸

2、事故,而且能使人产生尘肺病,同时还会造成设备埙坏、影响人的视线增加事故隐患等。在采煤机诫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做好粉尘控制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目前,就我们新矿集团各生产矿井来说,机诫化采煤大面积推广。以2004年为例,综采产量比例达到了46.6%,综采产量达到578.8万吨,整个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达到15个,具有装备18个综采工作面的能力,并仍有上升的潜力,综采工作面月平均单产也已达到了6.35万吨,比高档普采3.09万吨提高了105.5%。综采工作面各工序产尘量,在采煤机落煤时最高,其粉尘浓度可达每立方100多毫克,超标准十几倍。较高档普采高出数倍,以十一层煤为例,高档普采落煤产尘量一般在

3、30mg/m3左右,而综采却达到70mg/m3多。在煤质较硬的其它煤层更高,有的超标准15倍左右。因此,煤层开采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煤矿井下各生产场所粉尘的控制,应主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从源头抓起。实施煤层注水、放炮喷雾、装煤(岩)撒水、湿式打眼等。其中,对采、掘工作面开采前进行煤层注水是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注水工作地点不同有: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注水两种。根据注水方式的不同有:长钻孔注水和短钻孔注水两种。所谓长钻孔注水即沿所采工作面走向每隔一定距离一般15-20米布置一个钻孔,沿煤层倾向钻孔,钻孔的方向与煤层倾向一致,深度应为工作面长的1/2-2/3,钻孔

4、的高度一般距煤层底板2/3煤厚。一般适用回采工作面。所谓短孔注水即在工作面上,沿工作面倾向每隔一定距离一般3-5米布置钻孔,钻孔的深度为3-5米,钻孔的位置距底板2/3采高。一般适用掘进工作面。煤矿井下产尘量最大的地点是采煤工作面,在落煤、爆破、支护、运输等工序中,落煤又是产尘最大的工序。注水的目的是使煤体中的裂隙、空隙中尽可能多的增加含水量,吸收原始煤尘,以便在采煤机落煤时,由于煤体已被湿匀,在煤机割煤破碎时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今天,采煤速度大幅提高,每班循环进度增加,短钻孔注水已不适合现采煤作业的需要,必须采用超前采面,长钻孔注水。为打钻孔方便,又不互相影响施工及减少塌孔

5、现象,可在工作面投产前打孔,也可在工作面推进中超前应力区外打孔,提前注水,确保注水效果。对煤层注水效果需注意的问题:1、煤层注水的难易程度,以煤层的渗透系数、煤的空隙率、承压状态、坚固性系数等衡量,可分为易注水煤层;较易注水煤层;难注水煤层三类。2、钻孔的实际深度,由于煤层的覆存结构变化,倾向的稳定性,钻孔机械性能,施工技术水平等受到制约。3、注水的压力变化,注水时间,实际注水量等。4、封孔的质量等。根据国内外煤层注水经验,煤层注水效果好的话,降尘效果最为显著,降尘率达7585%,所以,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二,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在日常生产中,为切实达到降尘的目的

6、,必须抓好煤层注水工作,做到采煤工作面“逢采必注,先注后采”。对粉尘预防为主,后期治理为付。目前,煤层注水仍应属探讨研究阶段,虽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实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地质条件的限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及生产的紧迫性等因素。没有严格的实施和考核,有时流与形式,即便是考核也是点到为止,因为,钻孔的长度很难测定,注水量也难以统计,有时急于生产应付的现象经常发生。至今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典型进行广泛推广。煤层注水难以见成效的其他原因仍有待探讨解决,如:钻孔塌孔、注水压力大小、注水时间及注水量、深孔钻屑的排出等。目前,在理论上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要取得实效还需进一步积累经验。第二,对已产生的粉尘进

7、行扑捉,采取降尘措施。如果源头预防措施做的不好,或因煤层地质自身原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扑尘。主要应采取“围、堵、截”的措施。1、围,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把落煤或其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进行集中消灭。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尘量大的工序或地点。采煤机的负压除尘器(煤机滚筒回风侧设一集尘器,集中灭尘)、掘进工作面的水射流风机等。2、堵,是在粉尘即将产生或刚刚产生时进行灭尘的方法,如回采工作面主产尘工序是采煤机的落煤,在煤机割煤时,有效使用内喷雾,合理使用外喷雾,防止粉尘的扩散。3、截,在各通风巷道中,设置能覆盖巷道断面的净化水幕,对飞扬在风流中的粉尘进行扑捉,水幕的要求较前

8、两种降尘装置更加严格,因为飞扬的粉尘粒径小,扑捉的难度大,其要求:(1).水的压力必须高,(2).喷出的雾粒适中,雾粒过大,其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短,很快落地,难以扑尘,过小则很快蒸发。(3).雾粒要有较高的速度,要据通风巷道断面设计水幕的形状,只有粉尘与雾粒高速碰撞才有高效果,因为粉尘是油性的。(4).喷雾的方向,尽可能的与粉尘的方向相反。总之,喷雾要达到好的降尘效果一般要求水压力7.5-12.5兆帕,雾粒的直径100微米。综上所述,通过上设备,采用新技术,把矿井粉尘浓度降到最低,消除由于粉尘产生的各种隐患。同时,随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文明生产的程度逐年提高,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形成,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思想已深入人心,煤矿企业彻底抛弃了脏、乱、差环境,用自己的双手改善了环境,树立了新时代矿工的光辉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