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610221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油品储运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前言石化企业液体石油产品储运主要包括装卸油栈台、油码头、油罐区、运输工具、管线及附属设施等环节。油品在末添加抗静电添加剂的情况下,静止电导率一般在10-9s/m以下(安全静止电导率是50ps/m),静电积聚后不宜消散。由于油品闪点低,火灾危险性高,各环节一旦发生高能静电放电,就可能引起燃爆事故,造成人员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以下对油品储运主要环节的静电危险性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或减少静电燃爆事故的发生。二、铁路装卸油栈台通过对装车时的流速计算,分析铁路装卸油栈台的静电危险性。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以下称导则要求铁路罐车装油速

2、度应满足式(1)要求。 VD0.8 式中:V油品流速,m/s; D鹤管内径,m。 某企业装车栈台采用小鹤管(内径100mm)加油。装车时同时开6个鹤位,装油4003/h,计算得出装油速度为2.36m/s,则VD=0.236,符合导则要求。但在鹤位不能同时开关的情况下,单个鹤管内的流速提高很大,容易形成静电危险。为此,该企业在每个鹤位设有限流阀(1003/h),则装油速度不超过3.54m/s,在导则要求范围内。 该栈台没有初始流速控制措施(应在1m/s以内),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存在静电危险。 另一企业采用大鹤管定量密闭装车。采用双段阀控制初始流速,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流量满足要求。正常流量为

3、60m3/7min,计算得出流速为4.55m/s,则VD=0.91,不符合导则要求,存在静电危险。 以上两个企业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总的说来,小鹤管装车普遍流速较低,危险性较小,但应注意初始流速和鹤管不能同时开关造成的流速升高(大部分企业无限流阀);大鹤管普遍流速超标,而且无类似双段阀的初始流速控制措施,应考虑加装消电器。 另外,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引起高能静电放电: 鹤管、管道、槽罐等必须跨接和接地。 操作人员应在上栈台的扶梯口处泄放人体静电。 装油前,必须检查罐车内部,不应有未接地的金属物体。三、油码头通过对某码头使用的Dg150mm柴油输油管线和Dg150mm汽油输油管线的油品起电静电

4、电荷密度检测试验,对装船输油系统的静电危险性进行研究。 1. 研究方法 用油品电荷密度计对输油系统末端进行电荷密度检测试验,确定装船输油系统的静电安全程度。 伟感器安装在胶管出口附近,距离过滤器约50m,其中金属管40m,胶管10m,这时测到的电荷密度值包括过滤器、金属管及胶管起电和消电的总体结果,基本反映了系统的静电安全状况。2. 测量数值(1)柴油输油管线:试验油品为0#柴油,电导率约为5ps/m,流量275m3/h,过滤器滤芯为20目金属网,经20次测量最大值为18.4c/m3。(2)汽油输油管线:试验油品为90#汽油,电导率约为6ps/m,流量250m3/h。管路中无过滤器时,经20次

5、测量最大值为36.7c/m3;过滤器滤芯为20目金属网,经20次测量最大值为44.3c/m3。 3. 结论 根据国际公认的静电安全要求,入口电荷密度应30c/m3,所以柴油输油管满足要求,而汽油输油管线有无过滤器都有一定的静电危险。建议对柴油输油管线的过滤器定期检查、清洗,对汽油输油管线加装消电器。 油码头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码头区内的管道、设备等金属构件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2) 在船位陆上入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3) 船与岸之间应可靠搭接。为防止杂散电流,输油臂或输油软管应使用绝缘法兰或一段不导电软管代替跨接电缆。(4)装油初速度不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后,可

6、提高流速,但100mm管径不大于9m/s,150mm管径不大于7m/s。四、油品采样近年来,在油罐区油品采样过程中发生了多起静电引燃事故,虽未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但对企业正常生产还是带来了不利影响。采样的静电危险性主要严自采样器具不合要求及操作不当。 1. 静置时间 导则规定大型油罐进油后应静置30min后进行采样等操作,大部分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但个别企业仍存在动态采样的现象,静电危险性较大。 2. 人体静电 采样工应穿戴防静电鞋、衣服及手套,上罐及盖采样口盖前应先泄放人体静电。 3. 采样器具 大部分企业所用采用筒合格。塑料桶在移动过程中易积聚静电,部分企业用其装采样器具并提到罐顶,危险性较大

7、。 4. 采样绳 大部分企业操作工在采样过程中没有把采样绳可靠接地。因采样绳有效期在3个月之内,经实测大部分不合格。五、洗槽分普洗和特洗两种作业方式,前者危险性较小,后者若设备存在缺陷或操作失当则存在较大危险,1999年某企业在特洗过程中就曾发生过3次燃爆事故,虽未造成大的损失,但还是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3次事故都是在通蒸汽后,1min内发生,原因分析为:通蒸汽初期槽车内油气达到爆炸极限;高压水蒸气冲刷时产生大量静电;蒸汽管喷头接地不可靠形成孤立导体,在摆时产生静电放电,从而引起爆炸。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制通风,送风管道金属头应可靠接地;冲洗时应先开小蒸汽,1min后再全开;胶管应用防静电材料并可靠接地,并避免在槽车内摆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