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15535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七章 相似27.3 位似位似图形概念》公开课教案_1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7.3 位似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1教学目标(1)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2)掌握位似图形与相似的区别与联系。(3)通过经历对位似图形的认识、归纳等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为探究位似的定义和性质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并初步体会了类比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和探究,充分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3重点难点重点:(1)位似图形的定义;(2)位似图形的作图;(3)位似与相似的关系。难点:位似图形的准确作图,动手能力的落实。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

2、导入】创设情境公安人员在侦破案件中,有时会从一枚指纹来确定罪犯的身份,最终破案借助放大镜可以将它放大,保持形状不变再如微型胶卷所拍摄的照片就是把实物缩小,保持形状不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吗?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1)画射线OA、OB、OC,分别在OA、OB、OC上取点A1、1、1,使OA=OA1OB=OB1 OC=OC1画A111(2)分别在OA、OB、O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2、2、2,使OA2=OA,OB2=OB,OC2=OC画A222思考:ABC、A111、A222是否相似?为什么?图(2)与(3)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1)(2)(3)位似图形定义:如果两个图形相

3、似,且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样的两个图像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特征:两图形相似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交于同一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性质:(1)位似图形一定相似;(2)位似图形对应线段所在直线平行。位似图形与相似的区别相似仅要求两个图形形状完全相同;而位似是在相似的基础上要求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如果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必是相似图形,但是相似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因此位似是相似的特殊情况.利用位似,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活动3【活动】师生活动【学生活动】将位似与相似联系起来,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性质求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想相似三角形面积

4、的性质,关注学生在探究中思维上的变化,以及语言描述上的准确性。【学生活动】联想位似图形的性质,根据位似中心作出需要的图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区别相似与位似,提示位似中心对作图的影响。【学生活动】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进行相关的作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位似图形的定义,并用到位似图形的两个特征来加以检验。活动4【练习】应用提高阅读并回答问题:在给定的锐角ABC中,求作一个正方形DEFG,使D、E落在BC上,F、G分别落在AC、AB边上,作法如下:第一步:画出一个有3个顶点落在ABC两边上的正方形D1E1F1G1第二步:连结BF1,并延长交AC于点F;第三步:过F点作FEBC交AB于点E;第四步:过F点作FGBC交AB于点G;第五步:过G点作GDBC于点D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作的正方形DEFG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位似图形的定义、画法和性质,让学生在动手中重视作图的规范性,并让学生了解到位似一种特殊的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