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25370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3、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描写细致、情景交融。过程与方法:1、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2、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2、指引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重点对本文所述“桥之美”的理解与感悟。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桥的图片:桥是我们经常

2、见到的景物,它集实用功能,审美价值于一身。在我们生活当中少不了桥,这是因为桥自身的美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感受,所以桥历来都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的宠爱。在诗人眼里桥往往是情感的载体,那么在画家笔下又有另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画家吴冠中先生一起感受“桥之美”。观看图片,感受桥之美当堂预习自主修炼一、了解作者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作者吴冠中的介绍,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明确: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二、积累字词三、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桥之美这一课,因此课上要检查学生对课文字词、文学常识等的预习情况)

3、。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吴冠中是一位画家,那么在他眼中桥的美体现在哪呢?(可用书中原文回答) 明确: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桥之美在于周围环境的衬托。组内互助小组展示1、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桥,判断在作者眼中哪些桥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小桥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水天间的长桥(仿造的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 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 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 铁索桥 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成昆路上的直线桥 鹊桥 找出描写桥美的段落,读一读拓展提高高手展示1、比较阅读:同是写桥的文章,本文和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体味句子的提问。(1)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内容写法 自主归纳画龙点睛1、 主题思想2、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2、不足之处:3、提高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