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26106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6.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角度景物描写【学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写作背景。2了解文章中的写景的优美意境,以及写景的角度。3、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一、文学常识检测字_,号_。北宋_家,_家。和父亲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3、湖心亭看雪作者是_朝的_,字_,号_,他是一位爱国的史学家。二、分析三篇短文写景抒情的特色(一)欣赏答谢中书书1. 写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高峰入云(仰视)清流见底(俯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平视)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静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动静)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2、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二)读记乘天寺夜游1.写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写出了月光澄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2.作者抒发的感慨是什么?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情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面对挫折的豁达等复杂的思想感(三)读湖心亭看雪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湖心夜景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3、上下一白.(全景-广漠)4.写湖心亭夜景时作者特写的景物是什么?堤亭舟人,痕点芥粒(特景-渺小)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4、如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二、阅读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一)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6、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7、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0、文中哪些语句写水?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1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三) 比较阅读:江 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赏析二文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