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626291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选自肥皂泡(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读这段话时,要用()的语气。A.慷慨激昂B.快乐骄傲C.恋恋不舍(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2、作者想象的部分。(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快乐:_骄傲:_希望:_(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答案】(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5)略【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

3、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

4、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5)略【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课文内容精彩回放。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

5、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指缝隙严密闭合_(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_。【答案】(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

6、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反问句改为

7、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故答案为:(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

8、各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照样子,写词语。挨挨挤挤(AABB)、_、_、_(2)第一自然段中第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3)作者细致观察了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_花

9、瓣儿全展开了。_还是花骨朵儿。【答案】(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挨挨挤挤”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故答案为:(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点评】

10、(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回首遥望_第一头首领双龙戏珠_戏剧,也指杂技开玩笑,嘲笑玩耍,游戏(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这一特点来写的。

11、()A.坚固B.美观C.坚固、美观(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A.画龙点睛B.承上启下(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并读一读。(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答案】(1);(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头。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12、(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故答案为:(1)、(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

13、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亮出你自己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嗨!小家伙

14、!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鸭子走路(AABB式)_,花猫走路(ABB式)_,我走路(ABB式)_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很美!(1)

15、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鸭子走路(AABB式)_,花猫走路(ABB式)_,我走路(ABB式)_(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样的?(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A.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B.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C.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6【答案】(1)fi;png(2)古代君主的自称。;没有根据的话。(3)B;A【解析】【分析】(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

16、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fi、png(2)古代君主的自称。没有根据的话。(3)B;A【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此题考查在理

17、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7【答案】(1)庐山云雾(2)秀美;奥秘(3)千姿百态;瞬息万变(4)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5)略【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神秘:难以捉摸;高深莫测。(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

18、,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4)第一空找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第二空考查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能做到语意连贯

19、;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庐山云雾(2)秀美;奥秘(3)千姿百态瞬息万变(4)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5)略【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第一空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第二空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20、8【答案】(1),:“,?,。”(2)关羽;大力士;勇猛极了(3)关羽通过与周仓比赛打蚂蚁来教育周仓。(4)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5)聪明、善于教育。;有勇无谋但知错就改。【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

21、答案。(5)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2)关羽、大力士、勇猛极了(3)关羽通过与周仓比赛打蚂蚁来教育周仓。(4)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5)关羽:聪明、善于教育。周仓:有勇无谋但知错就改。【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本题

22、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9【答案】(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

23、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0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对牛弹琴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天气晴朗,公明仪带着琴来到郊外,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他摆好琴,拨动琴弦,对牛弹起琴。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公明

24、仪以为老黄牛不喜欢听这首曲子,于是,换了一首。可是,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公明仪失望极了,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弹得曲子不好,而是你弹得曲子牛根本听不懂。”公明仪叹了口气,抱着琴回家去了。(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顿时_喜欢_(2)公明仪每次弹琴,老黄牛的反应是什么?用横线把老黄牛每次的反应画出来。(3)“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和“公明仪叹了口气”这两句写出了公明仪心情变化。公明仪的心情由_变为_。(4)读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马上;喜爱(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

25、管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3)激动愉快;无奈(4)例: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马上;喜爱(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3)激动愉快;无奈(4)例: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