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翻译.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630127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联理论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联理论与翻译.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关联理论与翻译摘 要:关联理论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它很好地解释了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复杂的现象”。本文根据的关联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素质。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翻译;明示-推理; 一关联理论1986 年,法国认知科学家斯博伯(d.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 wilson)共同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找关联。关联理论是一个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其作用是对人类认知和交际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它的观点是: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

2、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转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根据该理论,交际涉及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信息的处理,说话人即通过明示交际行为,让听话人获得某种信息。可以说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行为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是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从听话人的角度看,交际是一个

3、推理过程,即根据话语信息和语境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交际意图。话语的理解起始于确定字面意义的信息解码过程,但接下来确定指称、消除歧义、识别用意、补全话语等都必须依赖语用推理和说话人意图的推断。(何自然,2006)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1)交际双方的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2)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性。要确定交际者的暗含(implicature),受体(audience)就要寻找话语(utterance)和语境(context)之间的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也就是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

4、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达到交际的成功。语境效果好,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赵彦春,2005)然而交际原则中所捕获的最佳关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的认知能力和外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的共同构成。在人们寻找最佳关联时,讲话人下意识地将听话人引向讲话人想传递的语境,而听话人从语句意义中再推出“意义”。因此,交际过程实际上是双方认知语境趋同,或假设双向趋同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达到最大的相似性。二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

5、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是一个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而不是语段本身或语段产生的过程。格特这样给翻译下定义:“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interpretively resembling) 的接受语语段。”(gutt,1991 :100 ,翻译引自林克难,1994) “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便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 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 相吻合”(林克难,1994)。格特认为,关联原则对于译文想传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都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换言之,译

6、文试图传达的是那些与听众有着足够关联性,即能够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部分,而在表达方法上应做到既能产生(原文作者) 企图(让译文听众)作出的解释,又不让听众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gutt,转引自林克难,1994)翻译活动从本质上是译者言语交际活动,也遵循一般的交际规则。对于communication(交际、通信)的理解不能将它仅仅看做是“通信”符码的编码、传递和解码,也不能看做是目的论中所说的“行为理论”。由于翻译过程是一个译者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过程。作为交际活动的翻译,需要将静态的语码模式和动态的关联模式结合起来,以获得语句的全部意义。语码转换过程不能代替推理过程,推理和解码是两

7、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关联翻译理论的目的在于,以人的认知交际能力为中心解释翻译现象。因此,关联翻译理论不是一种描述性的翻译方法,而是理解和解释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发生的因果关系和推理关系。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1. 翻译的本质。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格特认为,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一种语际的、文本加语境干预,与原语作者意图和接受语读者意图建立的关系。(gutt,1991)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个三元间的明示-推理的两轮交际活动,由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共同参加。在这个两轮交际活动中,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是信息传递的中转者。第一轮: 原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译者通过与原文作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过

8、程,充分理解原文,达到解构原文的目的。第二轮:译者是交际者,译语接受者是受体。译者通过对译语接受者认知结构和认知语境的推理,选择译语接受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码,把原交际者的意图传递给译语接受者。三方交际的成功与否则完全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在原文作者与译语接受者之间找到最佳关联(赵彦春,1999)。2. 翻译的标准。追求译文的效度和信度构成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和主要参数。关联翻译特别强调译者在认知推理出原文内容和语境假设中最佳关联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语言交际的语境效果,因而,关联翻译则视译文的效度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强调译文在实现与原文同样的交际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与原文语言、意义内容及风格等方面趋同

9、。赵彦春(1999:287) 指出,“就关联翻译而言,交际效度在翻译参数体系中的权重最大,其次才是信度等相关因素”。由于原文作者的认知与译者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差异,而译者的认知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读者的认知,因而,翻译中对原文的语言形式、意义内容及风格特点等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做到的,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对等。译者的职责在于采用动态的阐释法把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适应读者的认知。只要译文取得了与原文同样的语境效果,译文就达到了翻译的效度。译文没有效度,也就无信度可言。如果只强调了译文对原文语言及内容等的信度而忽视了其效度,则翻译出的作品便很难传递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也就无法

10、达到原作的交际效果。总之,要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必须追求一种建立在译文效度基础上的信度,这样才较好地处理了译文的效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3. 译者的素质。首先,译者既要把自己,又要被别人明白无误地看做是与目的语受众交流的人。无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他总是在翻译文本中,向目的语受众传递一种信息意图。在原文和译文的直接交流中,译者应该意识到其突出的主体性地位。其次,无论译者翻译什么,他都应该理解翻译的内容。这并不是他应该遵守某种翻译原则,而是应该了解作为交际的翻译活动是认知环境、刺激反应和解释三种因素的相互依存。在解释过程中,语境的预设是影响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四结语关联翻译理论对各种交际

11、活动包括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它可以用于解释人们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翻译现象,既无需依赖描述类型理论,也无需依赖其他的翻译原则和规则。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平息了翻译界经年不息的争执,使人们对翻译的本质有了彻底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对翻译学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研究。参考文献:1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blackwell,1995.2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3 何自然. 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认知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 力j. 现代外语,1999(3):273 295.6 何自然,冉永平.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现代外语,1998(3):92 - 107.7 何自然,冉永平(主编).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8 林克难. 关联理论翻译简介. 中国翻译,199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