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34433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智慧从哪里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首先是:读着很愉悦。当校长布置假期必读书籍时,我提不起精神,我对它不抱多大希望,因为一提起教育书籍,我会想起什么斯基,想起斯基的记不住又用不好的许多理论;可当我试着翻阅这本书时却爱不释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似曾相识,特别是针对每个案例的点评和剖析,入情入理,直击要害。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读后深受启发。它与以往的纯教育书籍不同,可以说更实用,更有针对性,他说的最多的话是:“科技含量”“教师专业水平”等等,让人耳目一新。其次, 对这本书另一印象是:点评客观、理性案例82春风细雨化坚冰梅子老师附于一个调皮的学生许多爱,使他在赏识教育中转变成一个好学生。读着这个

2、案例,心中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好感动,有感于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有感于这个学生的转变很合乎许多人的口吻。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是,点评却出乎人的意料,他并不看好这种做法:这种办法显然有道理,也有效果,但是光有这样一种教育方式绝对不够,因为它太一般化了,原因是:1.这种办法对谁都可以用,缺乏针对性,不是对症下药,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2.它带有“碰运气”的性质。3.这种办法无论成功与否,都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4.一旦这招不灵,就“没棋”了。又如案例85为了一个逃学的学生,我在冰天雪地中奔跑了一上午,读后我心里酸酸的,说不出来的感觉,一直感动与类似这样的人和事,却不

3、知道该怎样去评价,是褒还是貶?王老师认为“科技含量”太低了:老师在奔跑,而奔跑并没有伴随着思考,尤其没有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思考”。随便一个什么亲戚,都可以这样帮助家长追孩子的,这种“奔跑”,实在不需要教育专业水平。第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迫在眉睫。王老师在案例26医生越老越香,老师越老越臭这个案例的点评有这样精辟的几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你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一招鲜”,当然谁都可以替代你,年轻人体力比你强,能“全场紧逼”,能加班加点,当然就比老教师有优势了。很多没有技

4、术的工人40多岁就退休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为什么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而教师就可以拼体力呢?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医生无法用权力控制病人而使病人康复,他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病人是否康复,比较容易看清楚,作假困难。所以医生都倾向于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医生。总之,医生工作的性质迫使他们不得不用科学的态度思考问题,不得不把专业水平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师手中有权,这权力虽然不大,可是对于孩子是有权威的。教师可以用各种手段迫使学生照老师说的去做,而这常常比提高专业水平更有短期效果。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其实都用来管学生了(把自己当成“监工),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分析得多么透彻,入骨三分。最后,借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读书心得:“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确实是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