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636867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东张氏源流初探.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闽东张氏源流初探张智瑜张姓是宁德市的大姓!在屏南、周宁、福鼎等县(市),张姓人口都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然而,闽东的张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迁徙过程?睦公和谨公到底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闽东张氏的源流问题,许多人语焉不详。实际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历史逐渐风化成了零乱的碎片。本人披经据典,试图能大致还原闽东张氏源流脉络,期抛砖引玉,也请批评指正。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使人信服的张姓来源为黄帝赐姓说。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 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将近三十个, 同时还记载了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

2、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10个堂号。隋唐时期张姓望族中影响最大的有五个,为清河郁、弘农郡、南阳郡、梁国郡、沛国郡,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清河郡列居首位,后人都以“清河世泽,唐相家声”标榜为清河堂联。福建张姓有两支来源,同祖同宗,却是两条不同的途径进入福建,繁衍至今。闽西。自张挥传至136世张端,为避金兵南侵由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葛藤坑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被裔孙尊为“鄞江始祖”。逝后其墓地呈“金盘载珠”形。墓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墓前竖十八根华表,象征其十八

3、房裔嗣侍立墓前。其十八房嗣孙分迁闽西、闽南、台湾、广东、浙江、江西、湖南及海外等地。知道张姓历史的人多知道我们张姓人家的“内八句”和“外八句”。 内八句是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为:“化云腾上昊 ,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外八句为:“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

4、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 闽东闽北张姓多为“凤池张”,属于“清河张”支系。源流应上溯至张岩公。自始祖张挥,传至121世祖为张岩公。岩,号化凤、可永,闽始祖。岩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公累仕宣、懿、僖、昭四朝。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为广州牧,后二年(景福元年892)拜福建都团练观察招讨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监察御史上柱国公,颍川开国男爵食邑三百户。公自升州奉旨,拜福建处置使,任官后定居福州府侯官县孝悌乡德化里。进贡银马盂,并解赤符本稿,至今尚存。事迹载入闽中记。公生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

5、元822年),卒于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十月初五日申时,享寿93岁,妣雄夫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五月十二日亥时,享寿77岁。继妣韦夫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卒于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九月初十日丑时,享寿75岁。墓葬在福州西壁源首后龙山资福寺左边主龙山尾,坐丑向未。岩公生五子,长子张谨(排称张八公,后代居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次子张津(九公,居古田峬村),三子砥公(居下坂洋尾李堂平江府吴江县溪南今溪离也),四子张睦(十九公,居福州),五子张灏(居浙江温州平阳)。长房:谨,字仲谨,号信美、自勉。大行八,后人称为张八公。公由武进士出身授总兵

6、。唐僖宗乾符初五年,王仙芝、黄巢起兵反唐,四年(877)七月,岩公长子谨(也名仲谨,号自勉),为忠武节度使崔安之俾将,以七千人解宋州(河南商丘)之围。五年(878)七月,黄巢攻宣州不克入浙东,开七百里山路越仙霞岭入福建。张谨官拜福建节度招讨使,率郭荣等十八将校剿黄巢寇乱,与黄巢战于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九战弗克因矢尽粮绝与副将郭荣等18人同日均遇害于铁山屯尾葬焉。宋崇宁间进封侯爵,大观初,追溢英节侯,隆兴间加谥昭烈,封惠应王,敕建英节庙四座祀之。据载,朝廷封谨三十六葬,现已在政和、建瓯等地发现四处墓地。公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八月初六日丑时,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享年37岁,妣柯

7、氏生卒不详。据云公遇难时妻子均在福州。公生三子:世豪、世杰、世表。后其长子张世豪为守墓茔定居于政和杨源,繁衍生息逐成一派,现已枝繁叶茂,族众派生,遍及海内外。人悯其忠收而葬之,立庙祀于飞凤山,初封侯爵,奉敕建祠。唐昭宗乾宁间赐英节,宋徽宗大观年追谥昭烈侯。宋孝宗隆兴二年谥惠应,嗣又谥英济广惠,灵佑显德王。清朝追旌崇祀。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张经喜、张立先和本会副会长张纬洲应是其传人。次房:津,字仲梁,大行九,后人称张九公。子孙析居古田县峬村等处。公生于唐宗会昌二年(842年)官殿御史,卒葬未详。三房:砥,字仲柱,大行十,后人称张十公。妣 氏。公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官殿前将军。子孙世居福宁府

8、溪南,后称溪离,卒葬未详。五房:灏,字仲端,大行二十四。公生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妣 氏夫人。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封端国公。其子孙居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前仓。卒葬未详五房:灏,字仲端,大行二十四。公生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妣 氏夫人。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封端国公。其子孙居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前仓。卒葬未详。四房:睦。岩公四子张睦(也名仲睦)于唐僖宗中和元年从王朝、王审知兄弟起事,后率二十四姓五千子民随军南下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五月踞福州。睦公先是于乾符三年(876)任光禄大夫,入闽后,王审知先受命为威武军节度使,封琅玡王。乾宁四年(897),王审知请于朝,授张睦三品官

9、,领榷货务。公辅佐审知二十九年,总理国计民生,招来海内外商贾,息兵纷,拓商贸,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唐开平三年(909)审知受封为闽王,张睦为梁国公。后唐天成元年(926)张睦殁,葬闽侯上街镇上街村赤塘山。闽人怀睦公之德政,建榷货大王庙于福州凤池坊(仙塔街),塑像祀之。宋太祖赵匡胤追赠其为唐太师,加封梁国公,配祀闽王祠。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延钧继承闽王位,张睦之子张廊、张庑、张膺、张赓谢事隐居。其中张庑生四子:宗昭、宗屑、宗询、宗景,为守先人庐墓,其携子定居侯官县孝悌乡惠化里,四子中张宗屑移居水南城西(今闽侯南屿一带),张宗询移居徐浔(今闽侯县上街余盛);张宗景迁古田四十三都梅洋召南里,其后裔衍分屏南甘棠楼下里、闽清下祝、溪源、闽侯洋里、廷坪等地。张膺生三子:鲁苗、鲁薰、鲁芸,次子张鲁薰迁广州,其后裔回迁闽侯绅见。由古田县沂洋溪边村迁入甘棠村为甘棠张姓始祖张顒是张宗景后裔也。屏南甘棠楼下里是现在闽东大部分张氏的发源地。屏南张姓多称甘棠楼下里为“菜栽坪”,既菜苗地,意即菜苗在那长不大,拔出去一种就大了。其支现已遍及福建、广东各地,以及海内外。笔者祖上也是从屏南甘棠楼下里迁居至周宁县上洋村。经过近千年的繁衍,上洋村目前已有三千多人口,是闽东最大的张姓聚居村之一。以后由上洋迁至周宁县其他村,迁居到福安、霞浦、宁德的就多了。此是后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