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43393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式折线统计图.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104-105教材分析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本课知识点后续学习的相关知识统U表的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直观 的表示数据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分 析信息初步进行判断和 预测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可将教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材用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到数据的多少的特点,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第二层次:教材在前面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

2、,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两者各自的特点,结合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以后数据进行预测,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它的优势。第三层次:在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做一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的特点,并为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埋下伏笔。学情分析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再此基础上又认识

3、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能为中学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起到一种铺垫的作用。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 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2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 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3 .情感、态度和从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 义。培养学生

4、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 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 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 作用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老师搜集了一些参加机器人大赛的 作品,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这是我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

5、的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 我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根据这一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用学过的什么表示?(课件 出示条形统计图)2 .分析统计图。思考:这张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纵轴一格表示多少。那波浪线表示?预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纵轴一格表示10支。波浪线表示省略了 0到390之间的数据。师:哪年参赛人数最多?哪年参赛人数最少?你是怎么这么快看出来的?预设:看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看来我们只要观察直条的长短(高低)就可以知道数据的多少,直条越高说 明参赛人数越多,直条越低说明参赛人数越少。看直条的高低,

6、谁多谁少一目了 然。师:两种整理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开始)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预设: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3、揭示课题师:老师把大家刚刚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用点表示具体的数值,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你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用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

7、到数据的多少的特 点,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 活的理念。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因此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 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画法:描点一标数一连线)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1) 相同点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同桌之 间互相说一说。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轴、纵轴、标题、单位和 日期都相同。图中所表示的数

8、量的多少都相同。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2)不同点师: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C (3)认识折线统计图师:这么说来,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特有的部分是什么?预设: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师:那我们先从点开始研究。谁愿意找一个点来介绍一下?预设:2007年上的点表示那年的参赛人数是394人。师:除了这个还能发现什么吗?预设:这一年的参赛人数最少。师:非常正确,我们能从一个点观察到这么多的信息, 那别的点又表示什么呢? 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师;现在我们能知道点的高低代表什么了吗? 预设:表示参赛人数的

9、多少。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统计图上的线,请你找一小段线,说说这一段表示什么。预设: / 2009年到2010年的这段线,表示人数增加了 。师:那你能知道人数增加了多少吗? 预设:人数增加了 35人。师:很好啊,现在我们一起拿出我们的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表示数量上升的线。师:都表示好了吗?既然这样倾斜是表示数量上升的,那你还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别的上升的线段吗?谁能来找一段人数增加最大的线段?预设:2007年到200孙的线段表示人数增加最多。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用两点的温度减一减看这条线上的格子数师:都同意吗?倾斜的角度越大,表示增加幅度越大。那减少的呢?你能找到表示人数

10、减少的线段吗?预设:2006年到2007年这段线表示参赛人数减少了。师:如果一条线是平的“一”表示什么意思?不变师:所以,你知道这条线的作用是什么吗?小结: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师:看来啊,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板书:表示数量多少,看出数量增减变化。(4)分析发展趋势师:从整体上看,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 想?尽管从折线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参赛队伍数量有些下降,但总体来说,从20061U2012年,参赛队伍是呈上升趋势的。现在,你能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可能是多少吗?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

11、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从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优势。【设计意图】在前面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两者各自的特点,结合折线 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以后数据进行预测,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 用性和它的优势。3、对比感知,强化特征折线统计图很有用,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 是不是在哪儿都能用呢?下列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来刻画比较合适?401班6位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姓名TT小强兰吐小明小涛小月身高,理米145132150129144陈东。】。岁身高情况统计表年龄,岁0246

12、810身S /哩米30乩i101115130141对于不同的个体,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个体数量的多少。陈东0-10岁身高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来。看来,有的数据需要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有的数据则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关键要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我们的需要来选择。【设计意图:设计了 “ 6位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与“陈东。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这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 统计图更大程度上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并不存在对错之分。】3、 动手绘制,阅读思考1、绘制折线统计图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年龄岁012345678910身高

13、哩米50748593101108115120130135141师: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师: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2.阅读思考:请你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1) 陈东从()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2) 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岁。(3) 陈东3岁时的身高可能是()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12岁时?(4) 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 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

14、主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的特点,并为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埋下伏笔。】4、 拓展延伸,强化认知(一)基础练习某班学生1-号月课外阅读数量折线院计图1、学生()月的阅读量最高,()的阅读量最低。2、2月份学生的阅读量是()本,学生阅读量是58本的是()月3、学生4月份的阅读量与8月份的阅读量相差()本。(二)综合练习X X小学一至五年版近世学生人获统il国,20F*二 三 四 五年旗1、这是()统计图,在这个统计图中()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少,()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多。2、三年级和四年级近视人数相差()人。3、通过上面的折线图,你发现学生近视人数发展趋势是怎样

15、的?你想对他们说 什么?(三)拓展练习小伟在4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工成 4a凡及3661218 O 61 21 日 O 61218 畸臼日月了口4月& a4 9 H(1)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他在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摄氏度?(3)他的体温最高是()摄氏度,最低是()摄氏度。(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5)从体温看,这个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五、联系生活体验特征同学们,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折线统计图吗?你们真细心,老师也搜集了生活中的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股票分析图、心电图等)【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六、 课堂总结,回顾反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折线统计图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特点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画法:描点一标数一 连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