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46735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研讨课教案_10.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课 程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 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小棒、题卡等。备课组主备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一、复习导入1.口算。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

2、么不同?2. 4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45=( )+( ) 38=(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二、教学新授1.出示例1情景图。显示: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如(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25+2 25+20(2)研

3、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a.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

4、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三、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说出计算过程。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的13题。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小结:只

5、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5+2=27(个)先算5+2=7 再算20+7=27(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25+20=45(个)先算20+20=40 再算40+5=45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一、复习导入1.口算。6+5= 7+8= 3+8= 9+5= 7+7= 3+9=2.看卡片口算。35+2= 84+5= 5+42=30+14= 27+2= 20+34=3.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二、教学新授1.创设情景。“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1)班要召开联欢会

6、。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1)班联欢会参观,你们高兴吗?咱们出发吧!2.课件出示例2联欢会场景图。师: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饮料,请注意看!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箱子里面有28瓶饮料,箱子外面有5瓶饮料。生2: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8+5。师:这是同学们发现的,我要把它记下来。(板书算式,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2)实际操作,建立表象。师:28+5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3)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

7、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4)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该组的计算方法。方法一:点数法。生1:我们利用点数小棒的方法:28根,29根33根。生2:我们利用点数数字的方法:28,29,3033。方法二:“凑整十”法。生1:把5根小棒分成2根和3根,拿出2根与2捆8根凑成2捆10根小棒,可将10根捆成1捆,也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生2:先算28+2=30,再算30+3=33。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小结:先将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跟剩下的数相加。方法三:“进位加”法。生1:用8根小棒加5根小棒是13根,捆成1捆零3根,再加上2捆,一共是3捆3根,

8、即33根。生2:先算8+5=13,再算13+20=33。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小结: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5)语言表达,加深理解。师:刚才我们用学具演示了28+5的计算过程,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过程说一遍?(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6)抽象概括,弄清算理。师:根据我们操作学具和同学们的讲述,下面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出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观察24+5和28+5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同点是24+5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的加法,而28+5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

9、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三、课堂巩固1.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的第1题。此题主要是我们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算的专项练习,结合小棒图,让学生独立填空,再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的第2题。此题是让学生脱离直观,运用学习的口算方法,算出得数,使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口算方法。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4题。(1)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做两位数加

10、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所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例1、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24+9=33(瓶) 先算:4+9=13 再算:20+13=33第三、四课时 练习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课本第67页第8题。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4、 全课小结二次备课备注: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1)小林一

11、共要写多少个字? 25+2=27(个)先算5+2=7 再算20+7=27(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25+20=45(个)先算20+20=40 再算40+5=45备注:随堂练习:2020 207 6030 4053050 308 23 + 9 = 31 + 6 =73 +20 = 55 + 2 = 33 + 20= 25659 2 364 = 143 244备注:教学思考: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课 程练习十七教学目标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

12、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教 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备课组石狮沙沿小学备课组主备人杨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铺垫谁能说说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分别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第7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2、出示课本第75页第4题、76页第8题。请学生板演,并说出计算的顺序,再进行讲解。三、巩固新知课本第75页第3、5题,76页6、7、10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提升。四、全课小结二次备课备注:板书设计: 练习课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

13、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备注:随堂练习:10-2-3= 10-(2+3)= 11-5+3= 11-(5+3)=15-9-4= 15-(9-4)= 7+2+4= 7 +(2+4)=备注:教学思考: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课 程用数学(1)、(2) 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备课组石狮沙沿小学备课组主备人杨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用数学(1)(一)

14、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呢?(二)探究新知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汇报板书:6+6+6=18(个)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5、拓展应用课本第77页做一做。(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八第1、2题。(4)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用数学(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二)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

15、?是不是能全部装完?讨论交流。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28-9-9-9=1(袋)说明什么呢? 5、验证做法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小组讨论。9+9+9+1=28(袋) 6、拓展应用课本第78页做一做。(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八第3、4题。(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练习课(一)口算课本第80页第6题。(二)新知1、游戏:课本第79页第5题。2、课本第80页第7题。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3、课本第80页第8题。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4、课本第80页第9题。5、课本第80页第10题。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3) 课堂小结二次备课备注:板书设计: 用数学(1)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6+6+6=18(个)口答:他们一共折了18个星星。用数学(2)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28-9-9-9=1(个)口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练习课备注:随堂练习:1、公交车上有40名学生,到第一站男同学和女同学各下了5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几人?2、植树节一年级要植45棵树树,一(9)和一(10)班各植了15棵,还有多少棵树没植?备注:教学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