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658551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堤-金銮-诗歌鉴赏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文档柳堤_金銮_诗歌鉴赏及答案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题。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 ( 7 分)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 “飞燕” “风暖” “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

2、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唐?郑谷阙下春日)(宋?杨朴莎衣)(宋?刘子翠海棠花)(元?杨维桢燕子辞)(明?邱溶都城春日)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B.兼葭影里和烟卧,苗药香中带雨披。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E.映日暖云流似水,泡尘香雨润如膏。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卜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卜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 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

3、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题目答案:10. ( 7 分)(3分)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 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 以动衬静。(4分)D E【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

4、“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 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 ( 10分)答案示例:题西林壁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 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 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 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告诉人们 为人处世的一个哲理一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

5、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由景及理,紧紧扣住游山所见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 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借描写柳堤春日美景,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乐景哀

6、情,语淡情浓,意蕴丰富。全诗紧扣标题“柳堤”二字,有时侧重于表现“柳”,有时侧重于表现“堤”,然而堤是植柳之堤,柳是堤上之柳,又不可截然分开;更有趣的是作者在诗里面有意避开了这两个字,而通过对相关景物的描写让人自悟,其用心之工着实让人叹服。首联“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暗扣标题, 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平”取“与堤岸齐平”之意,类似的用法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句子。一个“平”字,写尽了春江水涨、放眼望去漫漫无边的气势。“密树”表现了堤上植柳之多,生长之茂盛;密树里有黄莺啼叫,悦耳动听,且绿树黄

7、莺,色彩对比也很鲜明,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都给人以美的感受。颔联“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前句着眼于“堤”,后句着眼于“柳”。如果说首联是从身边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物来表现柳堤上春意之美的话,那么这一联就是加入了想像,从更大的范围来表现柳堤上春意之广。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苑”指花园、园林,“晴”是亮丽、明亮的意思,之所以说“笼晴苑”,是因为堤岸顺着水势,会有一定的弯曲,像是有意把“晴苑”包含在里面似的,十分形象生动。“笼”字的这个用法,如同柳宗元钻潭西小丘记中的“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一样,取包含、包罗之意。后

8、句中的“锁”是封锁、封闭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柳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把旧时的营垒都遮蔽了的意思。这两字都可以看作炼字的典范。颈联“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选取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上春意之浓。每一句的前后两种事物构成因果关系:因“雨香”而“飞燕促”,因“风暖”而“落花轻”。对“雨香”二字目前可以查到的大致有如下几种解释: 1. 春雨沾染了花的香味,故曰“雨香”; 2. 春雨后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因而说“雨香”; 3. 春雨使得空气清新,所以说“雨香”; 4. 春雨本身就有很清新的气味,化妆品界甚至有以雨的味道制成的香氛,因此称“雨香”也不为过。我觉得这几种解释都很有道理,但苦于一时找不到这一

9、用法的出处,不知哪一个更确切些;更重要的是,这“雨香”又是怎样与“飞燕促”联系起来的呢?我很喜欢北宋晏几道临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子在微雨里飞是常见的现象,但是雨稍大一些,燕子一般是不飞的,至少在我家乡这一带是这样的。但是在春雨以后,会看到有大量的燕子衔泥筑巢的现象,我想古人“雨香”的奇思妙想会不会跟这一现象有关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雨香飞燕促”就容易理解了:一场春雨过后,燕子匆忙往返于堤上衔泥筑巢,好像刚下过的雨是香的,这香沁入泥土,使泥土也变成香的了。再说这里的“雨”不一定就非得是下雨,如果真是下雨,就与后面“风暖落花轻”一句相抵触了。作者春游柳堤,天气忽而雨忽而晴,

10、怎么会比六月天还善变呢。下句的“花”,应该是指柳花,也就是柳絮,作者因为标题的缘故有意避开了“柳”字,之所以用“花”而不用“絮”,我想首先是为了满足平仄的要求这里需要一个平声的字才能对仗工整;并且用“花”字也更能给人以美感。“落花轻”就是指柳絮飘飞,因为天晴风暖,所以柳絮飘飞,这样就不难理解了。总得说来,这一联仍是前句写“堤”,后句写“柳”,紧扣题目来写,用富有春天特征的“飞燕”、“柳絮”等意象,表现柳堤上浓浓的春意。尾联“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转入抒情,阐发主题。作者虽然有意避开“柳”字而只说“攀折”,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不过作者表达得更加委婉而新颖,不是

11、直接说离别相思有多苦多深,而是把柳拟人化,赞扬柳树很善解人意,说柳树是为了慰劳离别想思之人,才一年年长得这么茂盛的。“折柳”的意象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而一个“更”字,又是解读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线索,它把这一句对柳树的赞扬与前三联对柳堤美景的描写联系起来,既使全诗成为一个整体,又使全诗在表面的欢乐下面,表达出离别的深沉主题,极耐咀嚼。作者金銮是陇西(今属甘肃)人,“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时间很长,早已习惯了江南的生活,长期的客居使他只能把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或许这样的抒情方式更适合于他吧。钱谦益说他“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 清华之致”,我看这样的评论是很精当的。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