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61593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4-2-1世界主要国家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题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7(r ftrr 00a ioon ikt-9 -1 .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跨纬度近50。,包括热带、北温带和寒带B.东西跨经度超过 60。,最东端为漠河C.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属我国的内海2 .有关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有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8. 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C.跨经度最多且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自治区D.与东亚、北亚、中亚、西亚和南亚都接壤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第1题,我国没有寒带;最东

2、端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 E);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内海。第 2题,我国目前有23个省、5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 积最大的省区。答案:1.C 2.D9. (2011年北京文综)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解析:A项中宁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高于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湖南和辽宁,该选项错误;C项中青海位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最高,但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广东D项中甘肃位于第二级阶梯,应的平均海拔应低于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山西,该选项错误;高于位于

3、第三级阶梯的广西和河南,该选项错误;B项各省区中,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高,山东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次之,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 均海拔最低,故B项正确。答案:B10. (2012年北京文综)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解析:图中所示以地质灾害为主。地震会导致山体崩塌或滑坡,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再加上暴雨冲刷,会形成泥石流,这些灾害产生的碎屑物堵塞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故 、应分别对应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可互换。答案:C(2012山东烟台模拟)读

4、“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56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东部薄、西部厚、北部薄、南部厚的变化趋势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解析: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可以判断,“ 40”等厚度线大致是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52”等厚度线是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我国地壳厚度大致是东部薄,西部厚,东北薄,西南厚;不同地形区厚薄不一样,青藏高原厚,东北平原薄,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

5、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下 千解析:根据等值线的特征判断各线的数值,由此确定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A项正确。答案:A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79题。卞 高 恭 亦奏现7 .地理要素分别可能是()A.地势高低人均土地面积年平均气压年平均气温B.年太阳辐射总量地势高低水能资源热量资源C.人均土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热量资源人口密度D.人口密度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人均粮食产量8 .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地形和降水量B.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一气候和地形D.一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9 .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

6、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一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一西南最多、华北最少D.一西北最多、华北最少解析:第7题,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图反映的是我国的长江流域,(30。N,90。E)位于青藏高原,(30 N,105 E)位于四川盆地,(30 N,120 E)大体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青 藏高原地势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四川盆地由于多云雾天气,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第8题,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第 9题,年太阳辐射总量,青藏高原最多,四川盆地最少,但并不具有A项中的分布特征;地势高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热量资源总趋势南多北少,最少的在青藏高原。答

7、案:7.B 8.D 9.C卜表是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单位:立方米/秒),据此回答1011题。河流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甲12001400170015006000125001100075004500300020001 000乙008050602002603002201006050丙50100500600200350850110070050030010010.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的地区依次是()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B.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C.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解析:由表知,甲

8、河流量最大,且流量最大的月份在6月,故甲河最可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乙河流量最小,且 1月、2月出现断流,则乙河最可能分布在西北地区;丙河流 量较大,且有两次汛期,最可能分布在东北地区。答案:D11 .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B.气温高,蒸发强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解析:乙河位于西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河流出现 断流。答案:C(2010年四川文综)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 (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 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1213题。最大降温高度(米)2tXM)15001000-

9、海口徐州长沙寿州。沈阳 G 北京。嫩江500广州3n50北纬f度)12 .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A.合肥小于南。8 .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13 .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越高,最大降温高度一般也越高。联系选项各地点(或地域)的纬度位置可知,合肥最大降温高度大于南宁,株洲小于石家庄,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大于珠江三角洲I。第 13题,最大降温高度应与冷空气风力强弱有关,图中

10、各城市纬度越高,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最大降温高度越大。答案:12.C 13.B2011年12月30日,由中国核动力院等单位共同研制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压力容器 环水压试验成功,标志着核电站最关键的密封技术取得重大进展。14 .福建省本地常规能源开发的优势是 ()A.石油资源丰富,并且适宜开采8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适宜大力发展火电D.处于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丰富15 .福清核电站建设及其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有()缓解福建省东部能源紧张的状况核电站建设费用低,收益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B.C.D.解析:第14题,

11、福建省本地常规能源主要是水能,煤、石油等矿物能源缺乏,风能属于新能源。第15题,核电站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设备要求高,运转费用低,收 益大。答案:14.B15.C二、综合题16 . (2012年福建龙岩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 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 3 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1 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 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847亿千瓦时)。材料二西南地区图。材料三“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图

12、乙 )及“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图”(图丙)。图乙金沙江F浦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制面图图丙 溪第波水阵对三峡水库中泥沙淤积影响预估(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图示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试举例分析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3)试分析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三峡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4) “河道落差大小”是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试分析“河道落差大”对水能开 发的利与弊。解析:(1)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峡谷,人烟稀少地区,从水能资源丰富程度、建设难易程度、淹没区损失等方面来分析。(2)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不同地貌形态影响不同,高

13、山峡谷地区、喀斯特地貌区、平原地区差异明显。(3)金沙江位于长江三峡上游,可以拦蓄上游泥沙,增加枯水期河水供应量,对三峡水利工程有利。(4)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工程量也大,投资大,水库库容受限制,移民也有影响。从正反两方面 论述。答案:(1)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更丰富;位于高山峡谷地段,建坝易,投资省; 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流域内)人口少(密度小),迁移人口少;位于高山峡谷地段,水 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2)(西部)横断山区由于(金沙江、雅碧江等河流)河流的侵蚀作用, 形成高山峡谷地貌;(南部)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流水溶解侵蚀作用下,形成 (石 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

14、;(北部)成都平原由于(岷江、沱江等)河流堆积作 用,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3)减少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增加枯水期发电量。(4)禾|上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相同库容,水库面积小,淹没耕地少,移民数量 少。弊:相同库容,坝体高,工程量大,投资大;水库库容受限制。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4218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有报告显示,到2020年,风能可满足全球12%勺电力需求,而到2030年将达到22%据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5亿千瓦,是现在的10倍。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风能分布图(1)沿图中MN,描述我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

15、规律。(2)分别说出甲、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简述丙区域风能分布的特点及原因。(4)随着江苏省如东风电I期 10万千瓦、n期10万千瓦、东台I期 20万千瓦、大丰20 万千瓦风电场的建设与并网发电,图中乙区域正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风电基地。试分析 该风电基地的建设对华东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第 (1)题,由图可以直接读出从 M到N风能资源越来越贫乏。第 (2)题,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主要考虑其位置与季风源地的关系。第(3)题,丙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四周有高山阻挡,风力较小,风能贫乏。第 (4)题,风能是清洁能源,而华东地区能源缺乏,建风电基地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带动产业持续发展。答案:(1)从M到N风能资源越来越贫乏。(2)甲地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水平气压梯度 力大;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乙地临近海洋,靠近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力大。(3)丙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为风能贫乏区,原因是四周为高大山脉,阻挡风的进入,风力小。(4)缓解华东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风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改 善能源消费结构,保证环境的持续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 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