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62219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单元卷牛顿定律的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模块第3章第3单元口单元达标测试/如图13所示.设 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选择题1.(2008年山东卷)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 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心 爱心 专心5图13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因为受到阻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所以物体对支持面有压力,A错.由于箱子阻力与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箱子

2、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B、D错,C对.答案:C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4所示,则()图14A.物体将做往复运动B. 2 s内的位移为零C. 2 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D. 3 s内,拉力做的功为零解析: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及应用图象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拉力F即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根据 Ft图象,物体在。1 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 s末速度达到最大;在12 s内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零,在 23 s内物体做反向加速运动,3 s末速度达到最大;在 34 s内做反向减速运动,4 s末速度减为零,

3、且重新回到出发点,也就是说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以后物体将重复这样的运动,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B、C、D错误.答案:A3 .人的质量为 m,车的质量为 m,人站在车上用水平力 F推固定在车上的挡板,若不 考虑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为()A. 0FB.-m+ m2c.F/mm2解析:人用力推车,同时人的双脚对车有摩擦力,此二力平衡,故小车加速度为零. 答案:A4 .如图15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 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 A的边长,将 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5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向下B对A的压力向上B对A没有压力5. (2009年山

4、东卷)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6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 A、B两物体的加速度均为 g,故B和A均只受重力,A B间 无弹力,A错,D对.若考虑阻力,上升过程中,A、B两物体的加速度均大于 g, B受到A向下的压力,B正确.在下落过程中,A、B的加速度均小于 g, B受到A向上的支持力,C错.答案:BD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图16解析:由v-t图象知,02 s匀加速,24 s匀减速,46 s反向匀加

5、速,68 s匀减速,且26 s内加速度恒定,由此可知:02 s内,F恒定,26 s内,F反向,大小恒定,68 s内,F又反向且大小恒定,故 B正确.答案:B6.如图17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 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 17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7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B.在1 s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C.在3 s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D.在3 s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解析:在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外力 F恒定,故A错.在1 s3 s内, 物体做匀速运动,外力 F也恒定,B正确.在3 s4 s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

6、速运动, 所以外力F不断减小,C对D错.答案:BC7 . (2008年广东卷)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 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8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本题以历史上和高中物理中著名的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为依托,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能力.小球下滑的加速度a=gsin 0下滑过程小球速度 v=at = gsin 0 - t位移 x=

7、2at2=2gsin 0 - t2滑到斜面底端时 v2=2aL= 2gsin 0L(L为斜面的长度)2221由这几式看出,当0 一定时,v8t ,x8t2;当斜面长度一定时,v28sin 0 , t2,sin u所以A C D项均错误,B项正确.答案:B8.如图18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均为10 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为8 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甲一乙ZZZZZ ZZZ / zz zzzzz/zzzz图18A. 2 m/s

8、 2B. 4 m/s 2C. 6 m/s 2D. 8 m/s 2解析: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随小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两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10 N,形变相同,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形变减小 Ax,弹簧测力计乙形变要增加Ax,因此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为12 N,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4 N,故加速度的大小是a=m=-m/s 2 = 4 m/s 1答案:B二、计算题9.如图19所示,质量 m= 1 kg的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a =30角,球3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左,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20 N.则球的加速度为多少?6(g 取 10 m/s 2)图19解析:球受重力 G杆的支持力

9、 Fn、杆的摩擦力Ff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四个力的作用 (如 图20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图20Fsin30 Gsin30 Ff = maFcos30 Gfcos30 Fn= 0Ff= Fn联立以上各式即可解得a=2.5 m/s 2.答案:2.5 m/s 210 .表演“顶杆”杂技时,一个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一长L=6 m,质量m=15 kg的竹竿,一质量 n2=45 kg的演员(可当质点处理)在竿顶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 匀减速下滑,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等,下滑的总时间为t=3 s,演员恰从杆顶滑至杆底部.求:(1)演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演员在减速下滑过程中

10、竹竿对“底人”的压力.解析:(1)演员下滑到加速阶段结束时速度最大,设为v,则v=2W = 2L=4 m/s.(2)减速阶段对演员有:Ff mg= m2a得 Ff= m( g+ a) = 57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竹竿对“底人”压力为Fn= Ff + mg,代入数据Fn= 720 N答案:(1)4 m/s (2)720 N11 .青岛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娱乐活动如图21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 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点停下来,若忽略 B 处对速度大小的影响,板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科=0.5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 2.(1)若斜

11、坡倾角0 =37 ,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 60 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sin37 = 0.6 , cos37 = 0.8)图21(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50 m,为确保人身安全,请你设计斜坡的高度.解析:(1)在斜坡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in 0 - Ff = mODFn- mopos 0 =0(2)Ff=科Fn解得 a=gsin 0(1 gcos 0=2 m/s 22h _(2)设斜坡倾角为 0 ,坡的最大图度为 h,滑到B点时速度为v,则v =2a sin 0由于沿BC滑动时的加速度为 a = g贝U xbc= v2/(2 a)为确

12、保安全,则有 xb叶hcot 9 50解得h25 m,即斜坡高度不应高于25 m.答案:(1)2 m/s 2 (2)不高于25 m12 . (2009年安徽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 22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 ,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a= 1 m/

13、s2上升时,试求:图22(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解析:解法1: (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 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 F.以运动 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 (出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 2F-(M n)g=(M ma解得:F=44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的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为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Fn- Mgr Ma解得 Fn= 27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解法2: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用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为F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n Mgr MODF- Fn mgF mOD由得 F= 440 N Fn= 275 N答案:(1)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 440 N,方向竖直向下.(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