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65230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网址: 时间:2015-01-30 整理:送沈子 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友人乘船而去,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 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 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 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 去吧?背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 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 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从九江

2、以 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 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 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 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 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杨柳 的意象又暗示离别。 行客稀,表现 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 不舍地着友人远去。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 罟师荡桨 句再添一笔:连渔人也

3、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 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云: 行 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 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 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 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 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 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 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俳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 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

4、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 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 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 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赏析二此诗第一句点出送客是在渡口 .它在一片婆娑的杨柳掩映之中,所 以说 杨柳渡头.句尾的 行客稀 三字则写渡口的冷落.这其中隐隐透 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全句从静与动两个侧面清晰

5、地描绘出江边送客时 的情景.第二句写客船已发,送行者即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站在岸头目 , 送友人,心逐江波.情思悠远.这时,惜别变为对朋友一路行程的关心.这 两句,既是环境的安排,也有气氛的烘托,为以下的感情抒发作了准备.七绝的第三句多是全篇的关键.这一承转句的作用在于开拓诗 境.格调的高下,笔法的工拙,要看这一句.本诗的第三句以春色比友情, 可以说是翻空出奇.朋友的惜别相思之情,同季候上的春色有什么共同 之处呢?但诗人用这一比喻,却使人觉得诗格外生色.不仅是因为这个 比喻新奇.而且它能化无形为有形,能将主观情感转变为客观事象.于 是 相思 成了目可以视,耳可以闻的东西.似乎它的浓淡,深浅,也都可

6、 以体察入微.一句话,春色 即为 相思 的表征.人们对春色的所有美 好感觉、印象,乃至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对春色的歌咏,此时也都成了相 思一语的丰富内涵.两个事物,不管它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有某一点相近,即 可构成比喻.这一比喻之所以好.首先因为它是合于情理的.仔细一想, 人们的友爱,朋友的情谊,不正象那使万物滋荣,随着东风细雨染遍山川原野的春色么?春色不也如同友谊那样情意绵绵么?人们生活在友爱之中,心里会泛起无限春意.朋友间的感情交流.也恰如温馨和煦的 春风.从诗的上下文说,这一比喻是承接第一句的杨柳 而来.由杨柳.可以想象一派蓬勃烂漫的春景.从第二句的罟师荡桨四字.也可 以想见那一江浓绿如酒的春水.这是就眼前景物取譬,现成而无生硬之 感.取以作譬的事物 春色 充溢天地之间,无处不在.从行人一方着 眼,便是朋友的深情厚爱无时无刻不在他身边,于是他感到自己的好友 始终跟自己一道.满目春色即是他的颜色,江上氤氟之气便是他的呼吸 所有这些,无非是说真挚的友情不怕天长水远,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可若是直接这么说出来,那就不成其为诗了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