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68243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2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高二化学集体备课教案科目化 学年级高二班级时间课题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知识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教 、学 能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力目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标 品德)(教 重重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材点、分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难析 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板书(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 多原子分子, 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设计是非极性分子。如: H2、 N2、 C60、 P4。示意(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 必须依据

2、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框图零而定。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个人备课创设问题情境:( 1) 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 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3) 写出 H2、 Cl 2、N2、 HCl、 CO2、 H2O的电子式。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提出问题:( 1) 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 由非极

3、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总结归纳:( 3)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 多原子分子, 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 H2、N2、 C60、 P4。( 4)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 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

4、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 H2O。( 5)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分子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中正负结论电荷中心同核双原子分子非极性键重合非极性分子异核双原子分子极性键不重合极性分子分子中各键的向重合非极性分子量和为零异核多原子分子分子中各键的向不重合极性分子H量和不为零一般规律:a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 HF、HBrb 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 、2H2、 P4、 C60。c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 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

5、分子。反思与评价:组织完成“思考与交流”。教学后记科目化 学年级高二班级时间课题分子的性质( 第二课时)1. 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知 2. 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识教 、3. 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学 能力 4.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目 、标 品5.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德)(教 重材 点重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 难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析 点)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板书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设计三、氢键示意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

6、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框图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 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个人备课 创设问题情景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 表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 ,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 完成“学与问” ,得出什

7、么结论? 结论 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 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思考与归纳 学生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水分子中的氢) 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讲解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一个分子的 X-H 键

8、与另一个分子的 Y 相结合而成的氢键, 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 2-34一个分子的X-H 键与它的内部的Y 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 2-33 阅读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含有氢键的物质,了解各氢键的键能、键长。 小结 本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后记科目化 学年级高二班级时间课题分子的性质( 第 3 课时)(知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识教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学 能力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目 、品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标德)5、采用比较、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

9、进行教学(教 重材 点重点: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分 难难点: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析 点)物质相互溶解规律: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板书性溶剂。设计2、若存在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示意3、若溶质遇水能反应将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框图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个人备课 复习过渡 复习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并举出常见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氨和氯化氢易溶于水,这是

10、为什么呢? 指导阅读 课本 P52,让学生说出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物质相互溶解有那些规律? 学生得出结论1 、“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2 、若存在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3 、若溶质遇水能反应将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巩固练习 完成思考与交流 指导阅读 课本 P5354,了解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设问 如何判断一个分子是手性分子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教师补充 我们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过渡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硝酸,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 从表面上来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与他们的结构有关含氧酸的通式( HO) mROn,如果成酸元素 R 相同,则 n 越大, R 的正电性越高,导致 R-O-H 中的 O 原子向 R 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即酸性越强。如硫酸中n 为 2,亚硫酸中n 为 1,所以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