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74932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9鲁科版必修1.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 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 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

3、氢钠的性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程序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引入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学生阅读 阅读 P59 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 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设问 通过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 C60 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1797 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 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CO2 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6、了解 C60 、碳纳米管

5、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查阅资料,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研究方向及成果。课堂上进行交流。 过渡 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有着重要用途的两种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 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似物质性质的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 活动探究 Na 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1、分组(也可提前完成分组)2、提出假设3、探讨实验方案4、实验并做

6、好记录5 、找两个小组汇报活动成果 归纳整理 :归纳 Na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Na2CO3+H2O+CO2: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问题讨论 :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2CO3还是 NaHCO3?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加热;加碱(3) Na2CO3 和 NaHCO3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探究建议 :为学生探究提供开放性环境。例如:实验药品应多提供几种常见的酸供学生使用,应提供一些盐(如氯化钡等)溶液。提供的 Na2CO3 溶液, NaH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有相同,有不同,供学生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可对比生成气体的速率,也可讨论生成气体速率不同的原因。)考虑学生可能会做“给NaHCO3水溶液加热”的实验。因为 NaHCO3溶液与 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应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对上述各项有进行或进行得较好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